- A+
这是相遇与分离的季节
有人打包行囊奔赴远方
有人填报志愿盼望捷报
而文凭
是一代代学子孜孜求学的记忆留痕
百廿东大
文凭是莘莘学子的学业丰碑
也记录着百廿校史变迁
更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剪缩影
晓东
晓南!听说高考完的学子们都在积极填报志愿,等候大学生涯中第一份仪式感的东西——录取通知书!
是呀,而且正逢毕业季,即将毕业的东大学子们也将获得四年东大生涯里最有仪式感的东西——毕业证书!在古代,毕业证书也叫作毕业文凭。
晓南
晓东
对的,不同时代的文凭是不同时代的东大人的回忆,是独属于我们的东大印记呀!
那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东大人的文凭变迁吧!
晓南
1902-1912
三江、两江师范学堂
1
筚路蓝缕,创业维艰
清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求强思变、兴学育才成为当时爱国之士的共同认知,因此三江师范学堂应民众的呼声而建立。
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者,是1902年前后相继担任或署理两江总督的刘坤一、张之洞和魏光焘。1902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上《筹办学堂折》,后张之洞又以《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折》上奏清廷,在明朝国子监旧址建立三江师范学堂。1903年9月,三江师范学堂挂牌开办,1904年招生开学。
三江师范学堂从1902年开始酝酿、筹备至1904年11月正式招生入学,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完成了创建工作,是当时江苏的最高学府,堪与京师大学堂比美,也是中国师范学堂之嚆矢。 在教育家、书法家李瑞清出任监督(校长)后,学校规模迅速扩大,进而发展为东南第一学府。
两江师范学堂时期的毕业文凭
20世纪初建立的三江师范学堂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之一。她不仅寄托了中华民族寻求新知、富国强兵、挽救危亡的强烈愿望,还实现了传统书院教育体制向新式学校教育体制的过渡,成为肇创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先驱。在之后的风雨历程中,虽数次易名,但将继续作为东南一流学府赓续伟绩。
1915-1928
南高师、国立东南大学、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
2
江左文脉,继往开来
民国革命,共和初兴
学科葳蕤,文理并行
融汇中外,革故鼎新
校誉鹊起,气象清明
1915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到1920年,全校共设八科,寓师范教育、基础教育、实科教育于一体,初具综合大学雏形。
南高师国文专修科毕业纪念全体摄影
南高师网球场
兼容并包,民主治校
三育并举,四个平衡
秉文达理,日臻其工
俊彦云集,校誉日隆
以科学闻名于世,以学衡昌明国粹
1921年,国立东南大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基础上创建,为我国最早建立的国立大学之一。学校集文理、师范与农工商等实科于一体,系科齐全为国内之仅见,堪称当时中国综合性大学之典范。
国立东南大学在图书馆学习
著名物理学家严济慈在国立东南大学的毕业证书
1927年,国民政府将国立东南大学与江苏省内多所学校合并,组建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翌年改名江苏大学。合并之后,学校学科建设形成9院36系之规模,师资、图仪设备得到进一步充实,为建立系科完备的中央大学奠定了基础。
1928-1949
国立中央大学
3
国学堂堂,真理是尚
钟峦灵秀,扬子悠悠
书耕不辍,南雍西狩
经文修武,攘除雠寇
国立中央大学旧貌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政局渐于稳定,高等教育逐步走入正轨,学校迎来了办学的鼎盛时期。在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的基础上,中央大学几经调整、充实,并经抗战磨砺,不断发展壮大,其师资之雄厚,培养学生之众多,研究实力之强劲,均居国内高校之前列。
国立中央大学时期的毕业文凭
1949-1952
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
4
因蒙旧业,赓续新章
1949年5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员接管国立中央大学。同年8月8日,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不久后改称南京大学。在新民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转换期,国立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继承之前的优沃学科教育积累,在党的领导下改革教育体制,教学水准日上层楼,继续书写锦绣辉煌。
国立南京大学时期的毕业文凭
1952-1988
南京工学院
5
南工崛起,虎踞江东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四牌楼原中央大学校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
南京工学院旧貌
南京工学院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和教育科技事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在社会上享有卓著声誉。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
南京工学院科第一次科学研讨会
南京工学院时期的毕业证书
1988至今
东南大学
6
文枢百代,英豪辈出
1988年,南京工学院复更名为东南大学,学校历史开启新的篇章。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
当前,东大人正秉承诚朴求实、止于至善的优良办学传统,坚持开拓创新、争先进位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团结奋进。
在120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南大学始终心怀天下、心系祖国,为科学进步、民族复兴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逐步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和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铸就了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
东南大学毕业文凭
1902-2022
一纸文凭变迁
见证百廿校史
变化的是形式与细节
不变的是其中的精神
百廿东大,止于至善
新媒体工作室
往期精选Editors Choice
资料来源|东南大学校史文化网
图片 |李镒彤 东南大学微信公众号往期推送等
编辑|李苒竹 赵天杰 李欣恩 李子璞 殷未 李启悦
责编 |田园诗韵
览文凭更迭,品百廿校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