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本质有科学的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
人对自身的认识,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常新的问题。对人的认识,核心在于认识人的本质。在中外思想史上,许多思想家曾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提出过自己的见解,为科学揭示人的本质提供了大量的思想资料。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他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关注的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强调从社会关系出发去把握变化着的人的本质,为人们认识人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每一个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都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经济关系、政的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人们正是在这种客观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成为真正现实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人。因此,认识人的本质,只能立足于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的人,而不能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更不能依靠所谓神的启示。正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境遇,在客观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实践人生,通过现实的生活逐渐地感悟人生,形成了相应的人生观。
(二)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人生的内容与社会活动密不可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
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离开了人就没有社会。同时,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生活,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社会犹如一个有生命、有活力的有机体,个人犹如这个有机体中的细胞。只有有机体的所有细胞都充满活力,这个有机体才能是生气蓬勃的;细胞如果脱离了有机体,也将失去赖以存在的必要条件。社会成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推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它没有看到鲁滨逊在孤岛上正是凭借在社会中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来记录时间、制造工具、种植粮食,求得生存,直至最后逃离孤岛。这恰恰是人与社会紧密联系的体现。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需要的反映。个人利益的满足只能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来实现。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社会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所有人利益的有机统一。社会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如果人人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甚至以损害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方式满足一己之私,人赖以生存的社会不仅难以发展进步,最终还将因个人私欲的膨胀而走向崩溃。大学生思考人生问题,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成长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