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田制的性质(井田制历史作用)

夜行书生 96 次浏览

第1课 中华文明之起源与奠基

一、原始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

1、中华文化的多元起源

中华文明多元起源,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珠江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2、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1)旧石器时代: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70至20万年的北京人

特点:打制石器;采集、渔猎;群居生活

(2)新时期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

特点:磨制石器;大量陶器;原始农业;饲养家畜;

代表:距今约7000至5000年,黄河中游进入仰韶文化时期【彩绘陶器;栽培粟】,大致同一时期黄河下游出现了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

3、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1)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共同劳动,共享成果。一直持续到新石器时代晚期。

代表遗址: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是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早期】形态的代表,尚未产生贫富分化。

(2)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如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考古发现表明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权贵阶层。

4、国家的初始形态——三皇五帝时期

黄帝是黄河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黄帝联合另一个部落的首领炎帝,组成炎黄部落联盟。

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联盟首领。

考古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和各种礼器,阶级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远古时期的阶段特征

政治上:禅让制

经济上:土地制度: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

生产工具:木石骨蚌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手工业:制陶;养蚕缫丝;

商业:商业交换,以物易物

思想文化上:文字的早期形态,刻画符号

二、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

1、夏朝的建立及政治制度

(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政治制度:

①王位世袭制:禹传子,家天下;公天下到私天下;

②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军队、监狱等

③国家机构: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间接统治夏部族生活地区以外的其他地方。

2、商朝的建立及政治制度

(1)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汤推翻夏朝的统治建立商朝。

都城:商朝前期多次迁都,后来定都于殷,所以也称为殷商。

(2)政治制度:

①内外服制度:商王直接控制的区域,称为王畿,也就是内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为外服。商王对内外服有不同程度的控制力。外服具有独立性,内外服之间的关系具有松散型,类似于方国联盟的形式。有些方国长期与商朝处于战争状态。

②弥漫着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③国家机构更加完善。

3、西周的建立及政治制度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商,牧野之战之后,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商朝,都城在镐京,史称西周。

(2)分封制

原因:对广大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对象:同姓亲族为主体,包括功臣、姻亲、先代贵族

内容:土地和人民

权力:自主管理,层层分封

义务:服从政令,朝觐述职,缴纳贡赋,军事义务

影响:积极:周人势力范围扩大,成为疆域广阔的国家;周天子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局限:诸侯拥有很大自主权,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和诸侯实力的强大,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3)宗法制

原因: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土地、财产继承上的矛盾

实质:将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大宗和小宗关系是相对的,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家国一体】

影响: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世卿世禄制,强化了贵族,尤其是大宗的利益。

对后世:王位传子制度

宗法观念:忠孝、爱国、重视亲情、远近尊卑、家谱、家庙

拓展补充:中国古代的家庭观、妇女观、宗族地位及家规、家训中对于等级的体现

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儒家思想的影响;宗法观念的影响;统治者的积极提倡

影响:有利于家庭和睦,社会稳定,巩固统治

拓展补充: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等级森严;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地方权力较大;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神权色彩浓厚。

三、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1、经济

(1)农业:

土地制度:井田制

主要生产工具:木石骨蚌,少量青铜农具

耕作方式:石器锄耕;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

(2)井田制

性质:土地名义上归国家所有,实际上归周王所有。国家将土地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井田制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

瓦解的原因

铁犁牛耕使用,生产力的发展;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各国的税制改革

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的过程

春秋时期,鲁国管仲改革,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多少收税,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齐国,相地而衰征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3)手工业、商业:工商食官

(4)文字、科技:

文字:商朝甲骨文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熟的文字;西周时期铸造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被称为金文。

科技:天文:甲骨文中就有对日食的记载,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历法:夏朝,《夏小正》;商朝,殷历,干支纪日法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整体特征

1、时间界定: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至公元前476年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前256年,周王室被灭】

2、春秋战国时期概况

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建立霸权,春秋五霸

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卿大夫掌握实权。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逐渐形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称为战国七雄。

3、阶段特征

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时期;社会转型的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1)经济: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小农经济开始形成;工商食官被打破,私商、私营手工业兴起,出现家庭手工业。

(2)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过渡

(3)思想:礼崩乐坏;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士阶层的崛起;百家争鸣;

4、唯物史观下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1)唯物史观的理论: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生产力:铁犁牛耕出现

(3)生产关系的变化:井田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

(4)上层建筑的变化:

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转变【政治上层建筑】;百家争鸣【思想上层建筑】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1、生产力的进步

(1)生产工具的演变【耕作方式的演变】

原始社会:木石骨蚌制作的耒耜等工具【刀耕火种】

商周时期:主要是木石骨蚌制作的农具,少量青铜农具【石器锄耕;大规模简单协作】

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铁犁牛耕;个体农耕】

(2)铁犁牛耕的发展过程:

春秋时期:出现铁犁和牛耕

战国时期:铁犁与牛耕相结合

西汉时期:牛耕得到推广

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传统步犁的定型。

2、自耕农经济

(1)形成的原因: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2)概念:自耕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时期,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和缴纳贡赋

(3)特点:分散性、封闭性、稳定性、脆弱性、落后性、再生性

(4)评价: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较稳定,基本能够自给自足,有较高生产积极性;

推动了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

在基础上创造了中国繁荣的农耕文明。

局限性:

狭小的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再生产,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后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土地制度的变化

(1)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的过程:

春秋时期,鲁国管仲改革,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多少收税,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合法化;齐国,相地而衰征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2)土地私有制的形式:

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国有土地】

地主土地的来源:公卿贵族占有的公田;军功地主;通过买卖【进入汉代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租佃制:战国时期产生,失去土地的自耕农租佃地主土地。

4、水利工程的修建

各国纷纷修建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今四川、郑国渠,位于今陕西、芍陂,位于今安徽

5、商业和手工业

工商食官被打破,私商兴起,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出现

各地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如齐国都城临淄【形成许多著名的都会】

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燃料主要用木炭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1、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概况

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纷纷展开变法运动。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烽火戏诸侯;楚王问鼎;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2、各国变法运动的直接原因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3、商鞅变法

(1)背景

经济:铁犁牛耕的出现,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政治: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不断

思想:百家争鸣推动了社会变革,法家思想为变法提供了思想基础

必要性:秦国政治、经济、思想落后于东方六国

秦孝公锐意改革

(2)内容

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的形式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提高生产积极性,稳定国家财政

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中央集权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打击旧贵族,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什伍连坐制度:强化对基层的管理和控制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巩固小农经济

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

(3)评价

是最彻底,措施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

经济: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提高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提高了国力。

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

军事:提高了秦军战斗力,利于对外兼并战争。

思想:有利于思想控制

为秦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变法中的一些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的社会转型。

4、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过渡

郡县制起源于春秋后期,各大国在新吞并的土地上不再实行分封,改设郡县,战国时期各大国已广泛实行郡县制。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世卿世禄制到军功爵制。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1、百家争鸣的背景

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兼并战争不断,尚未建立统一的观念形态,学术环境宽松;

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崛起。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招揽人才。士阶层提出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政治。

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和自由学术环境

2、孔子的思想

仁:关爱他人(广泛地理解体贴他们,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礼: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教育:有教无类,推动私学的发展;整理六经,对文化传承作出重要贡献。

天命观:敬鬼神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3、老子的思想

道: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

朴素的辩证法: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

无为而治:治大国若烹小鲜

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愚民思想:圣人之治常使人无知无欲

民本思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4、诸子百家,其他思想家的思想

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孟子:人性善;仁政;民本思想;义利观

荀子:人性恶;隆礼重法;天命观,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庄子:齐物;逍遥

邹衍: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相生相胜,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墨家:代表下层平民利益,兼爱、非攻、尚力、尚贤、节用、节葬。

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韩非,以法为工具治理国家,控制臣民,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主张变法革新,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思想。

5、百家争鸣的影响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影响十分深远。

儒家思想奠定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思想奠定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后被吸收到儒学体系,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科技、文化

1、天文学

春秋时期,我国就有对彗星和拉雷彗星的记录

战国时期,《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书中《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2、数学

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九九乘法口诀,发明了用竹棍做算筹的筹算计算法。

3、医学

编撰与战国,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4、文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开创了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

六、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关系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华夏,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战国以后,周边少数民族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华夏族更加稳定,分布更广泛。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一、秦朝的统一

1、秦朝统一的原因

(1)客观条件: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2)主观条件:

秦据殺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秦朝统一的过程

公元前230一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随后,秦朝又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在北方,秦朝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

公元前214年,秦朝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

皇权至上:大权独揽,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皇位独尊:通过许多具体规定和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赢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1)概况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大,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

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负责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御史大夫负责律令、图籍、监察百官。

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家国同构】

(2)特点

三公九卿之间既配合又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3、地方制度——郡县制度

(1)概况

在地方彻底发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

(2)评价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促进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4、其他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

如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

5、秦朝政治制度的影响

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中央集权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三、秦朝的灭亡

1、秦末暴政的表现

(1)徭役繁重:完成统一后的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秦始皇兴师动众出外巡游、封禅,征发繁重。

(2)秦始皇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以求长生不老。

(3)刑罚严苛:秦法刑法严苛,导致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4)焚书坑儒

概况: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天下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非博士所掌管的《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等全部焚毁,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在其列;秦始皇以或为妖言以乱黔首罪名,将460余名儒生方士坑杀,史称焚书坑儒。

影响: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5)秦二世统治残暴:秦二世残忍昏庸,实行严刑峻法,加重人民负担,致使阶级矛盾和统洽阶层内部矛盾尖锐化,秦末农民起义爆发。

2、农民起义和秦朝的灭亡

(1)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众在大泽乡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天下云集响应,起义迅速蔓延。

(2)秦朝灭亡:陈胜起义失败,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却日益壮大。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

(3)楚汉战争

性质:地主阶级为争夺皇位而进行的战争。

结果:刘邦击败项羽。

刘邦胜项羽败的原因

刘邦: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善于用人,听取谏言,指挥得当,有关中做稳固的根据地。

项羽:刚愎自用,不善用人,赏罚不明,烧杀掳掠,加之分封政策失当,缺乏稳固的根据地。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一、西汉初期的政治经济思想

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1、汉初的思想

思想:黄老之学

背景: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结果: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稳定,称为文景之治。

2、汉初的政治

概况: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1)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2)选官制度:军功爵制

(3 )地方制度:郡国并行制

概况:在统一过程中,分封了七个异性功臣诸侯王,威胁到中央集权。汉高祖将异性诸侯王逐渐剪除,但又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

七国之乱:汉景帝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七国叛乱,诸侯王的政治、军事权力被收归中央。

二、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1、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制度变革——中央官制

内外朝制度(设立中朝)

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

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

2、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制度变革——地方制度

(1)推恩令

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以分割王国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中央的直接辖区日益扩大,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2)酎金夺爵:酎金,是汉朝祭祀宗庙祖先时,由地方诸侯所进献的黄金。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各地诸侯所进献的黄金成色不好、斤两不足为借口,废列侯106人。

3、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制度变革——监察制度

十三州刺史

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分设刺史,(监督郡国长官)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进行巡视监察。

发展: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形成内轻外重、干弱枝强的局面。

4、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制度变革——选官制度

察举制——品德、才能

概况: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为常科与特科

影响: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需要;

容易任人唯亲,形成荐举人和被荐人的利益集团

5、汉武帝时期经济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算缗;告缗】

6、汉武帝时期思想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内容: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天人感应学说(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神化皇权,宣扬君权神授。同时提出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因此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的目的)

施政以德为主,以刑辅德,并提出三纲五常的儒家人伦道德标准

(2)影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察标准从而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拓展补充: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政治方面:启用儒学之士参与国政;

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教育方面:在中央兴办太学,使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从此教育被儒学家垄断;在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7、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加强

(1)北击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战争,夺取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2)张骞通西域:

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中国的丝织品沿此路西传,形成著名的丝绸之路。

(3)地方治理:

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

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治理比以前更加有效。

三、两汉交替与东汉兴衰

1、王莽篡汉与西汉的灭亡

(1)西汉灭亡:

西汉后期,政治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社会矛盾尖锐,动荡不安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2)王莽改制:

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王莽试图通过改革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改革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王莽统治末年,自然灾害严重,爆发绿林、赤眉等农民起义。

23年,王莽政权被推翻。

2、东汉的建立与光武中兴

(1)概况: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又平定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

(2)措施

政治上: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中朝的演变);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整顿吏治,惩处贪腐。

经济上: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

思想上:重视儒学,大兴太学。

(3)影响: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史称光武中兴

四、两汉的文化

1、两汉的史学

《史记》: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

《汉书》: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两汉的文学

汉赋: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乐府诗: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民间:流行五言诗,语言朴实、生动。

3、两汉的科技

(1)医学:成书于战国至西汉之间的《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医圣,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

(2)数学:西汉初期《周髀算经》记载了用竿标测日影求日高

东汉时期《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3)科技:

造纸术:现发现最早的纸为西汉时期。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天文学: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天文学专著《灵宪》

(5)农业:《氾胜之书》,最早的农书

五、两汉的农业和手工业

1、两汉农业的发展

西汉犁壁发明,牛耕得到推广

西汉发明耧车,推行代田法

耕作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

水利工程:漕渠、白渠,西域坎儿井,王景治河

地主田庄: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2、手工业

西汉开始用煤冶铁

东汉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东汉晚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二、北方的民族融合

1、北方民族融合概况

(1)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

(2)到西晋,內迁的少数民族主要由匈奴、羯、氐、羌和鲜卑。八王之乱,內迁少数民族逐渐主导了局势。先后出现了割据政权。它们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制度认同;文化认同;血缘认同】

(3)长期混战中,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破,各族之间接触频繁,差异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

(4)前秦分裂后,民族矛盾加剧。

(5)北魏统一北方后的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趋势,进一步推动了民主交融。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北魏统一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趋势;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

(2)内容:

均田制和三长制【宗主督护制】

实行俸禄制,整顿吏治

迁都洛阳,鲜卑贵族将籍贯改为洛阳

行汉制【鲜卑贵族门阀化】【迅速腐败,成为北魏灭亡的重要原因】

移风易俗(改汉姓、说汉话,易汉服、与汉族通婚)

(3)影响

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北魏迁都

(1)平城:

政治上:保守势力强大,改革阻力大;

经济上: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地理上:偏居塞上,交通不便;

军事上:受到柔然的骚扰和威胁;

(2)洛阳:

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交通便利、农业发达、条件优越;

迁都洛阳目的: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直接控制,充分地接受先进的汉文化

题目理解: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多元认同

三、南方的经济开发

1、南方的初步开发

(1)原因:

中原人口的南迁,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中原人口的南迁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发展

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本来就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2)表现:

经过孙吴、东晋、南朝的开发,江南地区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农作物品种增加】,南方【土地大量开垦】的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增加。

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都有明显进步】和商业的进步,南方出现了像建康这样人口上百万的大城市。

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与汉族交融

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1)孙吴、东晋、南北朝时期:初步开发

表现:出现了像建康这样人口上百万的大城市

(2)中唐以后:南方加速发展

表现: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都会都加速发展,逐渐超过北方。江南、湖南成为中央粮食基地。南方的很多手工业部门赶上或者超过北方。扬州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3)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表现:苏湖熟,天下足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

1、农业 曹魏时期发明灌溉工具翻车

2、手工业 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 南北朝时期成功烧制出成熟的白瓷

造纸术进步,纸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3、商业 南北朝时期出现草市,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三、唐朝的藩镇割据

1、唐朝藩镇割据的形成

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

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扩大

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内重外轻的局面。

在平叛安史之乱的过程中,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削弱;

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2、唐朝的灭亡与五代十国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

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建立后梁

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五个王朝: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除后唐定都洛阳外,其余都定都开封。

南方各地先后出现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成为十国。

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形势,进行改革,实力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四、隋唐的农业、手工业、商业

(1)农业

唐朝出现曲辕犁,标志着传统步犁的定型

唐朝出现新型的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日常生活用品

丝织业缂丝技术

(3)商业

商业贸易蓬勃发展,柜坊飞钱,陆上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严格的坊市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

唐朝晚期出现夜市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中央官制

1、三省六部制的发展及内容

(1)汉武帝设立中朝,到东汉时期逐渐形成了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

(2)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又设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但各自的职掌和权力分配尚未定型,也尚未正式构成中枢权力机构的组成部分。【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为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隋文帝创立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4)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2、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完整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三省之间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

三省六部制作为一种常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理解深化:三省六部制与皇权

完整的相权一分为三,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三省六部制作为一种常设政治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皇权,但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权。

二、选官制度

1、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

背景:东汉末期,社会动荡,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选官操纵在地方大族手中。

内容:曹魏颁行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评价:

既继承了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家世,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科举制

(1)背景:

南北朝以来,士族没落,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为适应这一阶级关系的变化,科举制诞生。

(2)隋唐科举制的发展

隋朝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

使出身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将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在社会上出现重学的风气后世沿用,影响深远

消极:选拔标准单一,压抑个性;用儒学作为考试内容,忽视科技;明清时期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三、赋役制度

1、均田制与租调制

(1)均田制

北魏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受田的农民需要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隋代至唐初,基本沿袭均田制。

(2)租调制到租庸调制

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承担一定徭役。

唐初,除租、调外,男子可以纳绢或布代替役,称为庸。【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保障】

2、两税法

(1)背景:

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下降。

(2)时间:708年,唐朝实行两税法

(3)内容:

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

一年分为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评价:

积极: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

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两税法以货币为主要征税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局限性:两税法并未能遏制土地兼并,唐后期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税现象增多,政府为保证财政又增加捐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社会矛盾加剧。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三教合流

1、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汉武帝时期,儒学的正统地位确立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汉末兴起的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

(3)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并在中国盛行,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4)儒学也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魏晋玄学用披着道家思想外衣宣传儒家纲常名教。

(5)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6)隋朝时期,有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7)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2、三武灭佛

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兵源;

表现:

南朝的无神论者范缜提出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抨击佛教形神分离、行亡而神不灭的观点。

北魏、北周、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佛教文化遭到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根本上受到遏制。

影响:增加了社会劳动力和兵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二、文学艺术

1、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从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

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分别被誉为诗仙、诗圣

2、书法艺术

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

东晋王羲之,世称书圣,《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隋唐时期的书法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注重规范法度,张旭、怀素和尚的曹素狂放不羁。

3、绘画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

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隋唐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

唐朝吴道子被尊为画圣,代表作《送子天王图》,阎立本的《步辇图》

4、石窟艺术

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的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三、科技

科学技术成就

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计算到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

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总结了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畜牧业生产经验

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隋朝,李春,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拱桥。

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书籍

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应用于军事。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

唐朝,医学,孙思邈,《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

唐朝,官修《唐本草》,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四、中外文化交流

1、佛教的传播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

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东晋,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大量梵文经典。

唐朝,玄奘,在贞观初年前往天竺取经。

伴随着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佛教的发展影响周边国家。

唐朝,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

日本、新罗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空海,携带许多佛经和诗文集回国。

这些交流对日本等周边国家文化发展有重要贡献。

2、对外交流的史实

唐朝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些留学生还在唐朝考取进士。

唐朝后期,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二、北宋初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1、中央官制——加强皇权,削弱相权

(1)二府三司制

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中书门下的长官为宰相,只保留行政权。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分割宰相权力。

2、监察制度

中央:台谏合一。御史和谏官都有监察权和议事权。

地方: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县两级,后改唐朝的道为路,主要职责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逐渐演变成,路州县三级。

3、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权:节度使逐渐成为虚衔,中央派文臣出任地方知州;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在地方设立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合成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

(2)钱: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中央;

(3)兵: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实行更戍法。统兵权(枢密院)和调兵权(三衙)相分离。

(4)崇文抑武: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和士人的地位。

三、三冗两积与王安石变法

1、三冗两积的形成

北宋增设立大量官僚机构,用以分化各级官员权力,使他们相互牵制,官员数量大大增加。宋代实行恩荫制,大官僚的子弟、亲属可以凭借父兄的职位获得官职。【宋朝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不断膨胀】

为了防范军阀割据、农民起义,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侵,宋代不断扩充军队数量,形成庞大的军事体系。

宋朝实行募兵政策致使军队数量不断增加。

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此外,北宋为维持与周边政权的稳定所支出的岁币、岁赐等,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北宋采取募兵政策招募的军队多而不精,管理混乱,素质低下。北宋实行更戍法,统兵权与调兵权相分离(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

2、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变法涉及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富国之法】

(1)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

意义:限制了高利贷者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2)募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意义: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保障农业生产发展;限制官僚地主特权,增加政府收入

(3)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意义:耕地面积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4)方田均税法:清查土地,按多少、好坏收税

意义:一定程度抑制兼并, 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5)市易法: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

意义: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6)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节省货款等原则

意义:节省政府开支

【强兵之法】

(1)裁兵:精减军队,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

(2)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

意义:加强对人民控制,维护地方治安;寓兵于民,节省军费,确保兵源和提高战斗力。

(3)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

意义:减少政府支出

(4)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

意义:提高军队战斗力

【取士之法】

(1)改革科举制度:废诗赋取士,注重能力的经义策论考试

(2)唯才是用:贯彻择优录用,惟才用人的原则, 克服恩荫弊病

(3)整顿太学: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免试做官。

3、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的目的,增加了财政收入。

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

在变法过程中出现用人不当,执行不善的情况,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改革触及到了大地主、大商人、大官僚的利益,遭到阻挠和破坏【统治集团内部分裂日益严重】

四、南宋的偏安

1127年,北宋被金攻灭,靖康之变。

北宋康王赵构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南宋初年,形成几只较有战斗力的部队,但宋高宗和秦桧主动向金求和。

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议和,南宋对金称臣,缴纳岁贡。

此后,宋金之间又发生了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二、辽、西夏、金的统治

1、辽的统治与制度

(1)辽建立概况:1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版图扩大,改国号为辽。

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

(2)辽政治制度特点

辽朝的职官分为南、北面官。【契丹统治和官制的一个重要特点】

南面官负责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

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着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2、西夏的统治与制度

(1)辽建立概况:1308年,党项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2)辽政治制度特点

西夏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北宋灭亡后,西夏向金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

3、金的统治与制度

(1)辽建立概况: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定都会宁府,也称上京。

1125年,金灭辽

1127年,金灭北宋,与南宋形成对峙局面。

1153年,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中都。【一方面加强了对中原地区统治;另一方面为了便利对南宋的军事进攻】

(2)辽政治制度特点

金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猛安谋克。

12世纪后期,金世宗时期,金朝进入鼎盛时期。

三、蒙古崛起到元的统一

1、蒙古崛起到元统一概况

1206年,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

蒙古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西藏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兼并云南大理政权,还远征中亚、西亚和东欧地区。

1260年,忽必烈即位,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

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忽必烈为元世祖。

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

1279年,崖山海战,完成统一

2、元朝的政治制度

(1)中央官制——一省制

疆域辽阔,政事繁多,为提高行政效率

相权反弹,威胁皇权

(3)地方制度——行省制

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作为中央派出机构,受中央节制

打破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要划分行政区划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加强中央集权。

3、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1)吐蕃地区,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

(2)西域地区,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3)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

汉唐时期对内陆边疆地区往往通过册封和朝贡实施控制,很不稳定。元朝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4、元朝的民族关系

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

来自中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逐渐被吸收、融合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四等人制。

民族矛盾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日益严重

元朝灭亡后,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第11课 辽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农业和手工业

1、农业发展

灌溉工具:出现高转筒车

耕作制度: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在南方相当普及,有的地方一年三熟

土地制度: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自耕小农衰退。租佃制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经济的土地经营方式。

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宋朝面朝在内地开始种植,元朝大力推广棉花,棉纺织工具和棉纺织技术进步,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中心。

边境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西南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2、手工业的发展

冶铸业:北宋用煤冶铁普遍【西汉时开始用煤冶铁】,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明朝流行】。北宋都城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丝织业: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

制瓷业:宋朝制瓷技术重要改进,出现了五大名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瓷器。景德镇成为瓷都。元朝进入彩瓷生产时期,出现了青花瓷和釉里红。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

印刷业:迅速发展,推动了文化普及,进一步推动了造纸术的发展。

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1、唐宋都城对比

唐朝及以前的城市概况

城市功能:

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规模小

商业活动:

商业有时间的限制:定时启闭

商业有区域的限制:县治以上的城市方能设市;指定的集中场所进行集中交易(严格坊市制)

受官府直接监管

宋及以后的城

城市功能

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商业活动

①打破时间的限制:夜市、晓市繁荣

②打破区域的限制:

城郭和乡村允许置市贸易,草市繁荣

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于街巷形成街市

③商业活动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3、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货币需求量剧增,钱币铸造量增加,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元朝全国范围内发行纸币,大一统的稳定局面和交通系统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发展)

出现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

商业活动打破了空间限制,坊市制打破,市分散于街巷,形成街市

城郭和乡村允许置市贸易,草市繁荣

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限制,晓市、夜市繁荣

海外贸易繁荣

商税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概况:

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

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定型

北宋灭亡,中原人口进一步南迁,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

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重新开通大运河,缩短了航程,创造性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运输江南粮食

2、影响:

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进步

北宋时,南方在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采用南北分卷制度

四、社会的变化

1、科举制的完善

表现:

宋朝科举制度更为完善,不仅原则上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

唐朝科举制在唐朝科举本身制度层面不完善,遗留荐举制的弊端,糊名尚未形成一种制度,公平性方面欠缺,考生的个人背景可能对考试结果影响较大。

士族凭借其深厚的家庭文化素养、家学传统以及社会关系基础,在科举考试中更能获得成功,寒门在物质保障和受教育环境方面处于劣势。

原因:

宋朝科举制度层面更加完善,糊名、誊录完善发展,

书院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重文抑武,扩大科举规模,实行一系列保障措施。

2、门第观念淡化,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1)隋唐时期,士阶层在政治上已经没落,但重视门第观念仍旧十分流行

宋朝科举制增强了了社会的阶层流动,人们的择偶标准也发生变化,门第观念淡化【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3)社会上贱民阶层显著减少

(3)无地农民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宋朝政府适当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

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也更为松弛。

第12课 辽夏金元的文化

一、程朱理学

1、背景

某种思想要成为主流,通常受思想自身的变化和更新、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统治者的需要和扶植等几个因素制约

(1)魏晋至隋唐,三教合一的思潮不断发展

(2)唐末五代以来分裂动荡,纲常松弛,道德式微,(宋代以来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受到极大破坏,需要重建伦理纲常

(3)两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统治者需要新的思想来巩固统治

(4)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科学文化取得巨大成就

(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5)宋代重文轻武激发了士人更新儒学的热情

(6)儒学家自身反思,主动吸收佛、道思辨哲学阐释儒学

【北宋中期,儒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2、内容

理学注重抽象思维,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

宇宙观:理是万物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理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道德伦理(三纲五常),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人生观:人生的目标应当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渡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

认识论、方法论:提出格物致知,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

3、影响

朱熹对儒学教育进行探索,编著《四书章句集注》

南宋后期,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元朝曾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确定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理学流传到周边国家,产生很大影响。

积极: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庄严。

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载:为天地来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天祥、东林党人正气浩然,风骨铮铮

消极:

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自然欲求。

二、文学艺术

1、宋词

背景:

唐朝后期出现词,宋朝进入鼎盛时期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城市生活丰富,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科举制的发展和重文轻武的政策壮大了知识分子队伍;

社会矛盾尖锐,政治动荡不安,边患不断,文学家用词表达思想感情

代表:

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

2、元曲和元杂剧

特点:

散曲是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成套散曲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安排不同的角色,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了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形成了中国戏曲时空自由和以虚拟动作表意的特殊传统

背景: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

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社会黑暗和人民的悲惨遭遇

代表:

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

3、话本

城市中说书演出非常盛行。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4、书法

宋元时期书法各具情态,追求个性,不拘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代表: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5、绘画

背景:

宋元时期的绘画,文人山水画更加注重意境;出现了民间风情画。

宋朝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修养

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兴起;文化普及

特点:

北宋文人山水画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

南宋描绘对象变为江南风光,构图追求不对称,马远、夏圭把景物放在画面一侧,马一角,夏半边,残山剩水。

三、宋元时期的科技

印刷书、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在宋朝基本成熟

雕版印刷术已经相当普及,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

人工磁化的方法制造的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学成果

元朝,郭守敬,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如简仪。主持全国范围内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授时历》

元朝,王祯,《农书》,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与一体,其中关于农业工具的记载丰富。

四、少数民族文字

(1)辽 先后创制契丹大字、小字,用以刻石立碑,还进行文学创作

(2)金 创制了女真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

(3)西夏 西夏文包括佛经、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

(4)蒙古和元

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后,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这套文字被用于修史,其中一部分内容的汉语译本流传至今,称为《蒙古秘史》。作为游牧民族自己撰写的历史,它在史学史上具有特殊价值

忽必烈即位后创字 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用以拼写蒙古语,也用来广泛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这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二、明朝的政治制度

1、中央官制——废丞相、设内阁(1)废丞相。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皇帝亲掌六部。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设内阁。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在文渊阁设立内阁。

内阁自始至终都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后期虽然取得票拟的权力,但票拟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的披红)虽然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是来自于制度、职位,而是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

三、郑和下西洋与海禁政策

1、郑和下西洋

(1)概况:

15世纪前期,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远洋海外,先后七次出海,访问了30多个多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史称郑和下西洋。

(2)目的:

政治目的为主,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经济上求购异域珍宝特产,满足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

(3)影响: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给明朝带了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2、海禁政策

直接原因:日本倭寇对东部沿海的骚扰,严厉禁止海外贸易;东南民间海上走私猖獗,造成巨大破坏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戚继光平倭,东南沿海形势稳定,朝廷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明朝中后期,随着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

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获得澳门的租住权

荷兰和葡萄牙分别占据台湾的南部和北部,明朝末年,西班牙退出台湾。

四、明朝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1)瓦剌和鞑靼

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鞑靼、瓦剌两大集团,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

明朝重新修筑长城,防御瓦剌和鞑靼南下。明中期两次突破长城,包围北京。瓦剌还曾在一次战役中俘虏了明英宗。

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

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2)西藏地区

藏族地区在明朝成为乌思藏,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3)东北地区

明朝前期,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4)明清易代

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努尔哈赤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清朝崛起之际,明朝政治黑暗,天灾不断,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攻占北京,明朝灭亡。

清军入关,打败李自成,迁都北京。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君主专制的加强

1、设军机处、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重要军国大事

康熙,设立南书房,加强皇权

雍正,为处理西北紧急军务,设立军机处,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跪奏笔录。

提高了行政效率;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2、奏折制度

康雍乾时期形成奏折制度。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3、文字狱

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制造文字狱。

二、疆域的奠定与边疆地区的管理

1、台湾问题的发展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

17世纪初,荷兰侵占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郑氏后裔战败;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1884年法军进攻台湾,1885年法军撤出台湾

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行省

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二战中,1943年,英美中三国首脑签署《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窃取的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1945年波兹坦会议,美中英发表《波兹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1945年10月,国民政府代表中国收回台湾

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

2、东北地区

17世纪中叶,沙俄势力侵入黑龙江流域

1689年,《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

3、北部蒙古地区

(1)概况

明朝末年鞑靼分为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瓦剌被称为漠西蒙古

(2)管理

清军入关前,收降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也遣使进贡

17世纪后期,漠西蒙古准格尔部首领噶尔丹占据天山南北,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1757年,准格尔部彻底击败。后维吾尔族大、小和卓兄弟反清,很快被平定。

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制度,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3、西藏地区

清初,册封达拉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

1727年,清朝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2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权。

清朝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对边疆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4、西南地区

中原王朝在西南各民族聚居区实行土司制度,由当地民族首领世袭担任地方长官。虽然形式上经过中央批准,并承担缴纳赋税、出兵助战等义务,但具有一定割据性。

雍正时,在西南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

消除了土司的割据状态,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推动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清朝的统治危机

1、闭关锁国

清初人口膨胀

人口增长使资源危机显露;政治腐败;贫富矛盾;

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2、闭关锁国

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多大对华贸易。

清朝起初开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由广州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

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禁止民间贸易。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农业的发展

新航路开辟,明朝后期高产作物输入中国,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

江南等地区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广泛种植。

2、手工业的发展

(1)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明朝前期,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占据手工业主导地位,明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2)资本主义萌芽

手工业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明朝后期,在江南地区的一些手工业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力进行大规模生产。有学者认为近似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早期形态,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

表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拓展补充: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

【从资本、市场、劳动力、技术、政策、制度等角度考虑】

资本方面:商人和工场主将资金投资土地,不用于扩大再生产

市场:农民贫困,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

劳动力:重农抑商政策,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自由劳动力缺乏

技术:中国古代的技术主要集中在与农业相关的领域

政策: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制度: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纺织业的松江镇;制瓷业的景德镇;冶铁业的佛山;转运码头汉口;丝织业的盛泽镇等

江南地区经济作物种植广泛,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

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商帮。徽商、晋商等【会馆】

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4、整体

全社会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压制和阻碍社会进步。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1、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及主张

心是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

把握理的方法

陆九渊,发明本心:进行内心的反省

王守仁,致良知:良知就是隐蔽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知行合一:一念发动处,即便是行,用良知支配自己的实践

(2)评价

强调了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2、明末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

(1)背景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社会风尚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发生巨大变化

政治上: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统治黑暗,吏治腐败,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思想文化:程朱理学走向僵化,文化专制禁锢士人思想

传教士来华带来西方科技,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2)李贽的思想

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人人有权作出自己的判断,不应以四书五经作为统一的思考标准(反对绝对的思想权威,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不反孔子,不反儒学,反教条)

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每个人都可以顺应自然,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男女平等;

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着的阴阳二气,并非生自三纲五常天理。(否认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童心说,尊重人的自然本性,反对礼教的虚伪

(3)黄宗羲的思想

批判君主专制,宣称皇帝乃天下之大害;臣对君的关系不是奴仆而是平等的师友,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纲常伦纪;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最重要的是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是非取决于学校)

(4)王夫之的思想

提出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理在气中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认识论方面宣扬,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得到正确认识;(颠覆程朱理学道在气先的唯心主义先验论)

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5)顾炎武的思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社会责任感;

(面对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空疏学风)求学应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提倡经世致用。

拓展补充: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出现的原因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没有发展为启蒙思想

欧洲启蒙思想

政治

封建专制高度强化,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封建专制统治高度强化

封建专制相对较弱

经济

商品经济发展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较好

阶级

工商市民阶层壮大

资产阶级尚未形成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文化

程朱理学走向僵化,文化专制禁锢士人思想

传统文化占据统治地位;文化专制抑制进步思想

资产阶级文化广泛传播,产生近代科学

三、文学艺术与科技

1、文学艺术——明清小说繁荣

(1)背景

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生活丰富,市民阶层壮大;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造纸术和印刷书的发展;宋元话本基础;

(2)代表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和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明朝中期,吴承恩《西游记》是神话小说的杰作

晚明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世情小说勃兴,商人、工匠、市井游民成为小说主人公,反映出市镇平民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个性发展等价值观念的变迁。

清朝中期,吴敬梓《儒林外传》是讽刺小说的杰作

清朝中期,曹雪芹《红楼梦》生动再现当时正值、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高峰

2、戏曲

明清戏曲创作长篇化,情节曲折复杂,称为传奇。代表作有明朝汤显祖和清朝孔尚任。

明中叶到清中期是昆区的鼎盛时期,兴起于江南昆山,载歌载舞,明朝中后期风靡大江南北,发展为全国性剧种,被誉为百戏之祖。

京剧:乾隆时期,徽班进京;道光时期,汉班进京;道光时期,徽汉合流,吸取昆曲及其他地方戏成分,形成京剧,并逐渐成为流行全国的剧种。同治光绪期间,同光十三绝。

3、科技

中国传统科学进入总结阶段

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方医学巨典,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创立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

徐光启,《农政全书》,对古今中外农业生产的利弊得失进行评价和总结,体现了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被称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宋应星,《天工开物》,是一部全面系统总结历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巨著,被称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传教士东来,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清朝前期,运用欧洲测绘技术,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拓展补充: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的原因及衰落的原因。

长期领先原因:

根本保障: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经经济的高度繁荣

政府重视:统治阶级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发展予以重视及相关支持

技术交流:中国古代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频繁,古代科技在交流中发展

主观因素: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的个人努力和不懈探索

衰落的原因

经济因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发展缺少动力

国家政策: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抑制了古代科技发展

教育制度: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使古代缺乏足够的人才

归根到底,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政治

日益腐败的专制制度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经济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并扩展到其他国家

军事

科技落后,八旗和绿营作战能力低下,使用武器主要是冷兵器

船坚炮利,热兵器为主

外交

闭关锁国

积极对外殖民扩张

英国工业革命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各国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清政府闭关锁国,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

在正常外贸易中,中国居出超地位,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

2、虎门销烟白银外流;损害中国人健康;加剧政治腐败;削弱军队战斗力;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

道光皇帝命林则徐前往广州禁烟。虎门销烟,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

3、鸦片战争的过程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4、《南京条约》的内容

赔款2100万两银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门户被打开】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英国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英、美、法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通商口岸传教权、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5、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准备条件

思想文化上: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社会转型:中国被迫向近代社会转型,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社会矛盾: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之一【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响】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

2、借口: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3、过程

1856—1860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以调停人面目出现。

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

1859年,英法拒绝按照清政府指定路线进京换约,进攻大沽炮台

1860年,占领天津,后抢劫、焚毁圆明园后,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4、《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赔偿英国两国军费200万两;开放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允许外国军舰和商船在长江各口岸航行;允许外国人到中国游历、通商、传教

《北京条约》

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英法两国800万两白银

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并承认《瑷珲条约》,抢占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余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二、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

1、林则徐在广州办译馆,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汇译成《四洲志》

2、魏源注意收集外国史地知识,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是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3、徐继畬又是一位看眼看世界的人,《瀛寰志略》系统介绍了世界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书籍。

三、近代中国外交

1、传统中国外交体制为宗藩体制,也称华夷体制,伴随着天朝上国的思想,在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的制定过程中能够鲜明的体现这种天朝上国、华夷之辨的思想。同时清政府对近代外交原则知之甚少,缺乏主权意识。

2、在列强的压迫下中国外交理念向近代条约体制逐步转型,中外平等的思想在外交中不断的发展,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制定过程中能够体现这种变化。3、外交体制逐步近代化,总理衙门【适应列强侵略需要而设,体现半殖民地色彩】标志着中国外交制度上开始近代化,清末新政改总理衙门为外交部,近代外交体制正式确立。

同时在当时国内仍旧大量存在天朝上国的观念。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阶级矛盾:腐朽的专制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民族矛盾: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自然灾害:两广地区自然灾害严重,也激化了阶级矛盾

西方宗教思想的传播,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2、太平天国的过程

1851年金田起义→永安建制→1853年定都天京→北伐、西征→1856年达到全盛时期→1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太平天国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

特点:

革命性: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极大调动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空想性:绝对平均分配土地方案,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未能真正实施(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圣库制度,也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

落后性:固守小农经济(将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实际上未超越封建经济的范畴)

4、太平天国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

内容:

效法西方,兴建铁路、公路,仿制火车、轮船;兴办邮政、银行,推广保险;兴办医院和学校,设鳏寡孤独院、育婴堂;奖励发明;实行专利制度;在平等基础上同各国自游通上、进行文化交流等。

评价:

先进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改革方案,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民道路的愿望,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局限性:没有反映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和要求;缺乏付诸实践的社会基础和条件

5、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中央权力下移】

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要求

提出了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

6、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太平天国内部矛盾重重、腐败滋生

战略上的失误

拓展补充:农民阶级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1、进步性:

农民阶级由于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具有反抗压迫、剥削,要求自由平等的革命性。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起到阻止中国殖民地化的历史作用

2、从阶级的局限性上看【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政治上看: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思想上看:农民阶级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多是用迷信思想宣传和组织群众

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具有自私型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3、从时代背景来看【时代局限性】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过于强大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晚且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未成熟到领导农民革命的程度,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然失败

二、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处境(鸦片战争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等沉重打击)(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3、时间:19世纪60至90年代(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战败)

4、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5、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6、洋务运动的成就

(1)前期

口号:以自强为口号发展军事工业

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

性质: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质的企业

(2)后期

口号:以求富为口号发展民用工业

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性质:带有浓厚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3)其他成就

创办近代海军;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派遣留学生

7、洋务运动的影响

积极影响:

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消极评价:

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上产技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1、新疆危机

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政府,形成内乱

英国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占领南疆和北疆的部分地区

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1875年,左宗棠发兵新疆平乱

1878年,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1884年,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

西北边疆渡过危机

2、西南危机与台湾

越南是清朝的藩属国。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

1884年法军进攻台湾,台湾当地军民多次击退法军。取得镇南关大捷,法军败退。

1885年法军撤出台湾,

1885年中法《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中国的西南门户被打开

1885年,清政府设台湾行省,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3、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很早就想占领中国的台湾和藩属国朝鲜、琉球,然后进攻中国大陆。

(1)原因

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就制定侵略朝鲜、占领全中国、征服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

直接原因:日本国内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

朝鲜发生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

(2)经过

1894 年,丰岛海战,日本挑起战争。

1894年9月,中日黄海海战,北洋舰队遭到重大损失

辽东半岛(旅顺大屠杀)和胶东半岛(威海卫)之战。

(3)结果:清朝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4)《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内容

危害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三国干涉还辽】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举借外债,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

(5)甲午中日战争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马关条约》的签订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允许列强在华设厂,列强侵华方式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外资企业通过其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不平等条约等有利条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清政府设立商部,鼓励工商【列强设厂与财政负担】

实业救国运动的兴起【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收回利权运动【资本输出为主,列强纷纷设厂、投资铁路】

(6)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

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鸦片战争以后,中日甲午战争之前,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主要是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主要是资本输出。

(7)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加重了清政府和在人民的负担;清政府大举举借外债,便利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赔款】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设厂】

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更多领土的丧失、更多主权的损害,列强瓜分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各阶层纷纷以自己的方式展开救亡图存的运动【清政府、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实业派、农民阶级】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四、瓜分中国的狂潮

1、《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基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清政府分三次向俄法银行团、英德银行团以高额利息借款3亿两白银。

2、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3、强租租借地:俄国租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九龙,法国租广州湾

列强还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权力

清政府向欧洲大量借款、列强在中国划定势力范围和强租租借地,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一、戊戌维新运动

1、戊戌变法的背景

政治因素——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经济因素——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因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因素——西方近代思想的传播和维新思想的影响;

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康梁维新思想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认为东汉以来尊为儒学正宗的古文经是伪书,从根本上动摇了恪守组训的观念

《孔子改制考》尊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者,宣传了变法的合理性

2、戊戌变法的内容

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变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

政治:准许臣民上书言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废除旗人特权

经济:鼓励发展工商业

文教:改革科举制,废八股,创办各种学堂;派遣留学生;准许民间办报

军事:裁汰绿营,建立新军

特点:

为减少变法阻力,变法内容与维新派的主张有差距,维新派主张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在变法内容中没有体现

3、戊戌变法的失败

1989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1)客观: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

(2)主观: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

(2)方式和手段存在缺陷

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甚至对列强抱有幻想;

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

没有严密的组织;

有些改革措施操之过急,缺乏善后措施。

4、戊戌变法的意义

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民族资产阶级试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揭开了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经济: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是近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

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教育和文化上: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

社会生活: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动了社会生活近代化

二、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概况

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人民群众的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

口号:扶清灭洋

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意义: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列强侵华方式在《辛丑条约》签订后由直接瓜分中国变为以华制华,培植代理人的方式侵略中国】

局限性:存在盲目排外的行为

2、八国联军侵华

原因:

根本原因:列强企图瓜分中国,变中国为殖民地

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 救护驻华使馆,助中国剿匪

过程:

1900年6月第一批联军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阻击

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

6月21日,慈禧太后向各国宣战

7月14日,天津陷落;8月中旬,北京陷落,慈禧太后和光绪逃往西安,逃亡途中,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懿旨,并与列强议和

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八国及西班牙、比利时、荷兰签订《辛丑条约》

3、《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9.82亿两,以关税、盐税作为抵押——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被列强控制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断地居住,允许外国派兵驻守——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驻扎军队——使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控制之下,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惩办首祸诸臣,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帝组织——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19课 辛亥革命

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1、清末新政

(1)概况:广义上的清末新政:1901-1911年,这10年清政府所进行的改革都称之为新政。

狭义上的清末新政指的是1901—1905年清政府的改革,将1906—1911年为预备立宪

(2)目的: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安抚立宪派,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3)内容:

改革官制,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制度近代化】

编练新军【为革命党所掌握的新军,成为覆清的主力】

倡导创办工商业,颁布了一些列工商业章程和奖励实业的办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推广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

1906年下诏预备仿行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组建皇族内阁

(4)评价:

实质是清政府极力维护专制统治的政策调整

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近代知识分子产生,西学和民主思想传播,部分立宪派倾向革命,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2、辛亥革命的背景

(1)政治上:

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预备立宪的骗局被揭穿后,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部分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3)思想上: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并与改良派进行论战

(4)组织基础: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1894年,美国檀香山,兴中会,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905年,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了一些利武装起义【徐锡麟、秋瑾,广州黄花岗起义】

3、三民主义

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2)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政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局限性:权力归资产阶级所有

(3)民生主义: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

局限性:没有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武昌起义

(1)保路运动

1911年5月,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随即与英、美、法、德签订借款合同,将这两段铁路的修筑权和继续投资的优先权,引发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后,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

(2)概况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起义军很快控制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

武昌起义后,14个省和上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清王朝结束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目的:直接为限制袁世凯权力(因人立法),根本是为了维护民主共和

(2)内容: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和权利;规定了责任内阁制【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

(3)原则:人民主权,自由平等,责任内阁制,三权分立

(4)意义:

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推动了中国法治近代化

3、辛亥革命的评价

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政治近代化】

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思想近代化】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近代化】

推动了社会风俗发生新的变化【社会生活近代化】

颁布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法治近代化】

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局限性:

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与二次革命

辛亥革命后,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激烈竞争,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

1912年宋教仁改组中国同盟会,成立国民党,想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1912年12月举行中华民国首次国会选举,国民党获胜,宋教仁成为国会多数党领袖,将负责组织责任内阁。

1913年3月,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刺杀。

国民党发动了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被镇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议员选举其为正式大总统。

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2、袁世凯复辟与护国战争

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1914年底,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一战爆发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5月,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1915年10月6日,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护国战争: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背叛共和的袁世凯。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

3、军阀割据与护法运动

(1)军阀割据

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混战割据局面,直系、皖系、奉系等各派军阀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

(2)府院之争与张勋复辟

1917年5月,继任总统的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

1917年,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国会,拥清废帝复辟,很快失败。

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但他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3)护法运动

1917年8月,南下的150余名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展开护法运动

孙中山认识到南北军阀为一丘之貉

4、中国参加一战

为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

十几万中国劳工前往欧洲前线,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二、民国初年的经济、社会生活

新气象

1、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束缚和障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

中华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提倡使用国货,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2、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1)概况

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民间变革推动官方变革,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并出现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和气魄】和废止缠足的法律;

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

(2)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

加快中国近代化进程,促进了自由民主平等的传播;

有利于中国社会反封建的斗争,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3、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政治上,政治运动及政府的推动

经济上,近代工商业发展影响下物质和科技发展的进步;

思想上,民主平等思想的带动;

中国社会自身变革的影响,社会习俗自我更新、

(2)特点: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

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

社会生活的变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广大内地及农村地区几乎没有变化;

社会生活虽然变化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中山装】

三、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逆流

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共和制度不能真正巩固,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束缚。【国民头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进行文化思想革命】

2、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后改为《新青年》

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倡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北京大学和迁往北京的《新青年》杂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文

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更加广泛和深刻。

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传播了民主思想,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促进了文化的平民化,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消极:对中西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与绝对否定的偏向;

仅限于知识界,没有与工农群众特别是农民的斗争相结合;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的背景

政治: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妄图适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民族矛盾加深

北洋军阀对内专制统治促使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工人阶级的队伍迅速壮大

思想: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等,但被英法操纵的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各界人士和爱国团体要求中国政府坚决维护国家主权】

2、五四运动的概况

前期:中心在北京,青年学生是主力,主要方式是游行示威

后期:中心在上海,工人是主力,主要方式是三罢运动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了亲日卖国贼的职务

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3、五四运动的意义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布尔什维克的胜利》《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是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

1919年,《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系统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1920年3月,李大钊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1920年陈独秀和李大钊最早提出并推动中国建立共产党

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来到中国,先后与陈独秀和李大钊商议建党

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0月李大钊在北京北京建立了共产党小组。武汉、长沙、广州等地也相继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召开,后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进行。

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确立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大会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出独秀担任书记。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从此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3、中共二大

时间:1922年7月

地点:上海

内容: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到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打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打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意义: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的背景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积极投身工人运动,推动了一些列罢工运动展开,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922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的主张

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孙中山接受了共产国际代表建议)

1924年,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辅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孙中山的转变;共产国际的帮助

2、国民大革命概况

1925年,建立广州国民政府,消灭陈炯明势力,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1926年7月,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北伐,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926年10月,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建立武汉国民政府

1927年4.12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年7.15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9月,宁汉合流

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制造济南惨案,炸死张作霖。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基本统一全国。

3、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失败的原因

客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主观:中国共产党缺乏经验;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失败的教训

中国共产党要坚持对革命,尤其是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1925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著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重要性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1928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

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造了济南惨案。

日保本制造皇姑屯时间,展示张作霖。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中国。

1930年5月至11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集团在中原地区进行了一场新军阀混战,史称中原大战。最终蒋介石集团的胜利技术。

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推出了一些列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民间轻工业、改定新约运动与关税自主、统一货币);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3、法币改革

原因:世界经济危机冲击,白银外流;国内币制混乱,阻碍经济和贸易发展;应对日本的经济侵略。

内容: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实施币制改革:废除银本位制并实行白银国有,禁止流通;统一发行法币,为唯一流通货币,实行外汇本位制。

积极作用:统一了全国货币,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推遏制白银外流,稳定了中国金融市场;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为抗战作了物质准备)。

弊端:依附于英磅和美元,成为英美的经济附庸;后期纸币滥发,急剧贬值,导致通货膨胀埋和经济崩溃。

4、关税自主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宣布关税自主,公布《进口税暂行条例》

1928年,改订新约运动:《中美关税条约》,又陆续同意大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签订新的关税条约;1930年《中日关税协定》

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

5、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经济建设中的许多项目,都是直接为战争做准备的。国民党五大指出,从事经济建设,迅速完成重工业,其目的是使战时工业能以动员,以供临时需要…在此中日战祸一触即发之秋,沿江沿海随时有被封锁之虞。交通系国防至巨,为适应国防需要……确有及时兴筑通江通海通缅铁道之必要。资源委员会所办各厂矿,也主要是为国防做准备,厂矿的分布均远离海口。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都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矿、电厂多选择川、陕等内地省份。电工器材厂,从原料和产品运销的角度来看设在武汉为宜,但却将其设在湘潭,这完全是出于国防的考虑。即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资源委员会致力于资本需要量大、资金周转慢、盈利少、风险大,而为一般民族资本家所不愿问津的重工业及国防工业,大量投资于西北、西南等内地落后省份。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改变我国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不合理产业结构和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不平衡的产业布局都起了积极作用;为抗日战争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革命新道路

1、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1927年8月,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武装斗争的目标是夺取城市】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10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来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1930年,开辟了一系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

1931年,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至1937年】

2、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建设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

大会制定了宪法大纲,通过了土地法、劳动法等法令。

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满足了农民对于土地的要求,广大农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

3、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苏俄道路:领导工人运动,中心城市武装暴动,再拓展到中小城市和农村。

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走的是俄国的革命道路

1、中共一大后领导工人运动作为中心任务之一

2、国民大革命期间配合北伐,举行武装起义,如周恩来领导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起义

3、八七会议中把武装斗争的目标确立为夺取城市

4、秋收起义攻打城市长沙

中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中国民主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工人阶级力量较弱;反动势力主要集中在城市,且较为强大,而农村相对薄弱

俄国: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高,工人阶级的力量较强,且主要集中在城市。

注意:

毛泽东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但在当时的中共中央存在较强的反对声音,领导工人运动和城市武装暴动的左倾错误仍旧大量存在。

三、红军长征

1、红军长征概况

1930年中原大战

1930年开始,蒋介石政府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1934年中共中央犯了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1934年10月,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

1935年8月1日,八一宣言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2、遵义会议

时间:1935年1月

内容: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军事行动。

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纠正了党在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没有彻底清算左倾错误】,是党独立自主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红军长征的意义

长征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种子,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二、由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1、局部抗战的史实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日本为缓和国内矛盾,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1932年1月28日,日本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遭到十九路军的英勇抵抗

1932年3月,日本扶持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围剿红军,对日本侵略实施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国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国联迫使日本撤兵。国联调查团却提出国际共管方案,牺牲中国利益来换取英、美、法、日共同控制中国东北。日本退出国联。

1933年,日军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顽强抵抗

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事变,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民族危机加深

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游行示威,即一二·九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统一了党内思想。

3、西安事变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建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蒋介石调集张学良的东北军和杨虎城的西北军围攻陕北。

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

1936年12月,蒋介石赴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剿共。12月12日,西安事变。中共中央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同国民政府代表谈判。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全国团结抗日的局面初步形成。

三、日本的侵华罪行

南京大屠杀:1937年11月国民政府撤离南京,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签署大量卖国协定

以战养战,经济掠夺:垄断沦陷区工矿、金融、交通业;粮食统制;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三光政策:1941-1942年,在华北连续五次推行治安强化运动,疯狂扫荡。

1938-1943年对重庆进行长达五年的战略轰炸和无差别轰炸

践踏国际法,实行细菌战,残杀中国军民

强征随军性奴隶,推行慰安妇制度,违反人道主义、违反国际法的政府犯罪行为。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935年8月1日,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8日,一二·九运动,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结局,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全面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随后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表示团结各方共赴国难。

1937年7月,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准备抗战的讲话。

1937年8月,洛川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张宣言。

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

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二、正面战场的抗战

1、重要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粉碎了列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1937年8月,太原会战,是国共两党合作最好的战役。太原会战中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11月太原失守。

1938年1月,徐州会战,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1838年6月,武汉会战,10月,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

1941年12月开始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取得会战胜利。此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2、民族工业內迁与高校内迁

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

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

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海外华侨积极捐款捐物,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支援抗战。

三、敌后战场的抗战

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建立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斗争;

敌后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的兵力;

在沦陷区

积极开展抗日宣传;领导沦陷区工人斗争,破坏日军掠夺中国资源,实行以战养战的部署;利用日伪矛盾发动群众斗争。打击了日本的殖民统治秩序。

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作战。称为,百团大战。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国民党消极抗战,反共倾向日益增长。

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

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从政治上坚持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一方面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

2、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政治上:适应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实行三三制,与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

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大生产运动

思想上:整风运动。1941—1945年,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整风运动。是一次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四、东方主战场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1、东方主战场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美、英在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密切联系起来。

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日的日军兵力,超过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总兵力。

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支持。

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1942年初,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在日军追击下的英军,战绩名扬海外。

1943年11月,中、美、英,《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规划中华民国

1943年,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的条约

又与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签订新约。

2、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抗日战争胜利前,为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为建设新中国做准备

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

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中共七大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中国。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七大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解决了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一些利重大问题。

3、抗战胜利的基本史实

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

1945年8月8日,苏联向日本宣战,

1945年8月9日,进入中国东北,与中国军民一道迅速消灭日本关东军。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解放区战场展开全面反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

1949年9月2日,在东江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10月25日,陈仪在台北代表中国政府宣布台湾光复。

4、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全民族团结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抗;海外华侨的援助;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配合。美国的援助,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日本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二、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中共七大

中共七大,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主张建立联合政府,力争建成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

2、国民党六大

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3、重庆谈判

1945年8月,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1945年10月,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4、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等五项决议。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否决了这些决议,国民党积极准备内战,迫害民主人士

二、解放战争的过程

1、战略防御阶段

战略防御阶段

1946年6月,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全面进攻:1946年6月——1946年10月,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1947年3月——1947年6月【毛泽东等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指挥下的孟良崮战役,打退了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战略反攻与战略决战阶段

战略反攻阶段

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

战略决战阶段,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

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发动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人民解放军从此在数量上取得多国民党军队的优势。

1948年11月初,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发起淮海战役,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获得解放。

1949年11月下旬,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二、三兵团联合发动平津战役,基本解放华北全境。

三大战役,是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关于西柏坡

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与中央工委会合。至此,这个小山村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周恩来将西柏坡称为我们党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1947年夏,中共中央工委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制度,掀起土地改革群众运动

毛泽东在河北西柏坡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并取得了三大战役的完全胜利。

1949年春,中共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

毛泽东提醒全党,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4、渡江战役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告下野,李宗仁任代总统

1949年4月,以周恩来为首席的中共代表团同以张治中为首席的国民党南京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红谈判。

1949年4月20日,李宗仁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三、解放战争意义

1、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国民党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

2、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故能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解放真正的意义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业之一。

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新中国成立的准备

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科学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大会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改北平为北京,首都定于北京。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大会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

2、新中国成立

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开国大典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三、人民政权的巩固

1、巩固政权的措施

土地改革、稳定物价、剿匪镇反、抗美援朝是巩固人民政权紧迫而又必要的重大决策,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2、土地改革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基本完成。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3、稳定物价

国家财政困难,投机商人趁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年的物价暴涨的局面。

为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4、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没收了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合理调整工商业,调动私人工商业者的积极性。

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为三大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5、肃清土匪和镇压反革命武装(剿匪镇反)

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1950年夏基本完成追歼残敌和大规模剿匪任务。

1951年5月,和平解放西藏,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镇压发革命的指示,开始全国范围内镇压反革命运动。到1951年基本上肃清了大陆上的反革命势力。

6、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1950年10月,中国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中朝军队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美国被迫同意进行谈判。

1953年7月,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民族凝聚力,极大鼓舞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四、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建国初的外交方针与政策

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关系,重建平等的外交关系【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

一边倒: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取消在华特权,再建交

2、建国初的外交成就

(1)成立一周年,中国已同苏联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0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塔、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国建交)

(2)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候,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再次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1954年,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显示了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

(4)1955年,参加亚非国际会议/万隆会议(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进一步开展与亚非国家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

(5)1954年9月至1956年,中国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建设】,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变革生产关系,社会主义革命】。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1956年,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知识补充

(1)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中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加强国家军事力量的迫切需要;借鉴苏联工业化经验;重工业极端落后严重制约国民经济发展

(2)主要工矿企业位于东北的原因

临近苏联,易于接受苏联的援助;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在东北建有一些工矿企业,因而工业基础比较好

(3)苏联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化的对比

苏联工业化片面发展重工业,中国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苏联工业化忽视消费品的生产,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中国工业化在保证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苏联独立工业化,中国工业化受到苏联的援助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意义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大会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初步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4、毛泽东思想在新时期的发展

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4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借鉴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成为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

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1957年,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