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几月几日过的(元宵节正月十五习)

夜行书生 93 次浏览

天南地北大拜年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自古以来的正月十五元宵夜,都是热闹非凡,人们提着花灯游走在大街小巷之中,逛灯会、赏烟花,庆祝这开年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闹元宵是中国式的浪漫。

元宵节的热闹纷呈,有一部分原因是它还在春节里面,年味也会在这天再次达到一个新高潮,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古人又额外赋予了些独特的含义在其中,留下了许许多多得习俗,像燃灯也是在祈福,吃汤圆也对应着月圆和人团圆,都是在表达对新一年的祝福,人们也就十分乐于通过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来庆祝元宵节的到来。

正月十五元宵节到了,无论贫富,按照传统别忘了祈福迎天官、吃2样、做3事,为家人纳福求安康,喜乐过元宵!

祈福迎天官

元宵节之所以要祈福,最初是源于三元说,在古代人们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个月圆月满之日分别定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合成为三元。传说这三元其实是执掌人间福祸的天官、地官和水官的诞辰,这三官也被百姓们统称为三官大帝,分别负责赐福、赦罪、解厄。

正月十五这日作为负责赐福的天官紫微大帝的寿辰,天官就会下到人间巡视,校订每个人的罪福,然将幸福生活赐至人间,再给善良、正直的人多多赐予些好福气。人们为了以示尊敬,就会通过燃灯供奉的方式来迎接天官下凡,同时也是想向天官祈福,希望新的一年天官能多多保佑自己和家人,健康安泰,生活幸福美满。

吃2样:

1、吃元宵

俗话说正月十五到,南汤圆北元宵,在元宵节这日,北方人终于不再以吃饺子来庆祝节日的到来,而是煮起了元宵,南方人则是家家户户都煮汤圆吃。看起来白白胖胖、圆滚滚的元宵和汤圆都有着阖家团圆、生活美满幸福甜蜜的好寓意,故而这一食俗一直被延续、传承至今。

或许很多人都分不清元宵和汤圆,都是圆圆的、白白的,吃起来也都是软糯香甜,为何有两个名字。其实元宵和汤圆的制作方法是不同,元宵是用糯米粉滚出来的,而汤圆则是用糯米粉包出来的。

汤圆的历史要早于元宵,最初起源于宋朝的明州,也就是现在的宁波市,而元宵则起源于元代,因为北方做汤圆的铺子不多,没有办法快速包出大量的汤圆,便将馅料直接放进糯米粉里通过反复摇晃,给馅料裹上糯米粉,一次可以大批量的制作,能迅速的做出很多汤圆,北方人便将其称为元宵。

元宵和汤圆吃起来都各有风味,为大家分享自制元宵的做法和油炸汤圆的做法,正月十五到了记得吃汤圆或是元宵。

推荐食谱:【自制元宵】

第一步:将黑芝麻倒入锅中,用小火慢炒,炒出芝麻的香味,并有响声后关火,倒入石臼里捣碎,再放入去皮后的熟花生捣碎。

第二步:把加工好的黑芝麻粉、花生碎倒入碗里,加白糖和桂花,取一小块黄油隔水加热融化,也倒入馅料中,一斤馅料用二两油即可,放少许糯米粉,再加少许清水搅匀至能团成球状即可。

第三步:馅料全部揉成紧实的小圆球,取两个盆分别倒入糯米粉和清水,把馅料放进糯米粉中摇晃滚动,裹上一层糯米粉,再用笊篱捞出放进水中,再放回糯米粉中裹糯米粉,这样反复6-8次,让馅料完全被厚厚的糯米粉包裹住。

第四步:元宵全部做好后,就可以煮锅接水烧开,把元宵下入锅中,煮至熟透浮在锅面即可捞入碗里食用。

推荐食谱:【油炸汤圆】

第一步:煮锅接水,在水沸腾前倒入汤圆,将汤圆煮至漂浮在水面,倒入少许清水,再煮两分钟至汤圆八成熟后,就可以捞出,放进冷水中降温冷却。

第二步:汤圆冷却后捞出,控干水分,在汤圆的表面用牙签扎小孔,避免炸的时候发生炸裂。

第三步:取一颗鸡蛋打散,把汤圆放进蛋液中,裹上一层蛋液后,再放进面包糠里滚上一圈,均匀的裹上一层面包糠。

第四步:锅中倒入宽油,烧至四成热后,把汤圆下入锅中用小火慢炸至上色,汤圆完全炸成金黄后,就可以捞出控干油分装入盘中里,微微放凉后食用。

2、吃油茶

在民间流传着一句谚语叫做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我国很多地方在正月十五这日,除了会煮汤圆或元宵吃外,还有打油茶吃的食俗。像广西、湖南、贵州等地,当地的侗族和瑶族人,都会准备上油茶来招待、款待客人,也被称为吃豆茶。

而在陕西、河南一带,也有些地方会在家中炒油茶面,到了正月十五这日就会将油茶面冲煮成油茶食用。给大家分享油茶面的制作方法,有兴趣的可以在家中炒上一些,冲煮后吃起来鲜香可口,十分美味。

推荐食谱:【油茶面】

第一步:无水无油的炒锅烧热,倒入适量的面粉,用小火不停地翻炒面粉,把面粉炒香并炒成金黄后关火盛出。

第二步:把炒好的面粉过两次筛,滤出有结块的面粉,让面粉吃起来更细腻一些。把准备的核桃仁和花生碎,装进食品袋里,拿擀面杖擀碎。

第三步:锅中倒色拉油或是牛油,将黑芝麻、白芝麻及擀好的花生碎、核桃酥全部倒进锅中,用小火翻炒出香味。

第四步:把炒好的面粉倒入炒锅中,均匀翻炒,加适量的盐,炒制一分多钟即可关火,盛入到密封罐中,吃的时候取适量的油茶面冲煮即可。

做3事:

1、走百病

走百病在民间又多被叫做游百病、散百病和烤百病,是在明清时期广为流传的北方风俗。明代周用还曾写下了一首《走百病行》,记录了当时各家不常出门的新妇、诸姨、小姑子等女性们梳妆打扮后,相互结伴外出去走百病的景象。

古时候元宵节当晚会解除宵禁,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到热闹非凡的街上赏灯游玩,游玩漫步的同时也就相当于在走百病。因为古人认为正月十五这日只要多到外面走步、散步就可以驱邪消灾,让百病的归于脚下的尘土之中,今年一年就不会再憔悴多病。

如今,走百病的习俗已很少有人知晓,但这项习俗是值得传承的,走路、散步也相当于运动,利于身体健康,确实不容易生病,正月十五可以带着父母、孩子一起外出游玩,走走百病,以祈求这一年中家人身体健康少生病。

2、看百戏

百戏是我国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总称,包括武术、杂技、滑稽、魔术、舞蹈、音乐演奏等各种表演。在古代,正月十五元宵节这日,都会举办庆典,邀请民间艺人们来表演,像舞狮舞龙灯、踩高跷、边歌边舞的划旱船等等,百姓们都兴高采烈的相约一起来看表演,街巷间很是热闹。

现今,仍有很多地方、村庄会在元宵节这天,举办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精彩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大家感兴趣的可以找一找自己家附近有没有类似的庆元宵活动表演,带着家人去凑凑热闹看一看,图个开心。或是到剧院、剧场里看魔术表演、杂技、舞台剧、音乐会等,也都相当于是看百戏,感受生活的美好,新的一年天天都能喜笑颜开,幸福顺遂。

3、闹花灯

元宵节这天可以说是灯火辉煌,满城都是美丽的光景,因为按照传统习俗,正月十五夜是要挂灯、闹花灯的。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夜晚燃灯的习俗,从唐代起,元宵节这晚张灯就成为了法定之事,家门前都挂上红灯笼,街巷上也都张灯结彩的,人们也纷纷提着纸做的花灯漫步游玩,到了宋代和清代也多将这日称为灯夕和灯节。

观灯、闹花灯的习俗延续至今,有很多讲究的家庭都会在正月十三、十四把红艳艳的灯笼挂在门前点亮,街边卖的花灯也从纸做的改为新式的电花灯,有的地方还会特地举办元宵节灯会,各种吉祥灯、荷花灯、鸟禽灯、生肖彩灯应有尽有,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大家共同赏花灯、闹花灯、猜灯谜,呈现出国泰民安的幸福景象。

——老井说——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间的元宵节风俗可能也会略有不同,像在食俗上,有的地方还会吃元宵茶、面条、枣糕、麻团等等,而习俗上还有迎紫姑、走桥摸钉、闹社火、逐鼠、祭门祭户等等。这些传统习俗其实多多少少都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的生活的期望,希望新的一年平安顺遂,是很值得传承下去的,至少不要让有些习俗彻底被国人遗忘,从有化为无,或是被其他国家给拿走继承。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喜欢专注吃喝玩乐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谱和美食趣闻,关注我,享受美食不迷路。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