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东部大区(CF东部大区有哪些区)

  • cf东部大区(CF东部大区有哪些区)已关闭评论
  • 149 次浏览
  • A+
所属分类:随笔创作

最近,在网上看到有家长咨询中考政策,学籍在成华区、户籍在东部新区,问:2023年可不可以申请成华区的指标到校生,能不能以统招生的身份升学?

先解释下这位家长为什么会在意指标到校生和统招生身份。

成华区符合条件的区内指标生,可以申请就读本区内的英才学校、列五中学、四十九中、华西中学、成大附中的高中,不用参加中考。

就算放弃指标去参加中考,如果是5+2区的统招生,在报考5+2区有招生计划的高中时,统招生名额会更多,录取线一般要比调剂生更低点。

总之,符合指标到校生条件,或者以统招生身份报考高中,相比之下升学更容易。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户籍在东部新区,可不可以申请成华的指标或以统招生升学,这要看今年中考政策,是否会把东部新区和5+2区划为同一个招生区。

情况1:

独立,东部新区和5+2区各是一个招生区

2022年的中考政策就是如此,东部新区和5+2区不属于同一个招生区,不同招生区的高中不能跨区域招生(批准的除外)。

学籍在成华区、户籍在东部新区的考生,因为户籍不在5+2区,不满足指标到校生的基本条件,就不能申请成华区的区内指标,只能中考。

中考又会涉及统招、调剂的问题。因为他在5+2区只有学籍,可以报考5+2区有招生计划的高中,但是属于调剂生,只能报调剂计划(招的人少、录取线更高)。

这种情况下要想转为统招生,有两种办法,要么提前把户籍迁入5+2区,成为5+2区的统招生,还能申请区指标;要么选择回东部新区去升学,成为东部新区的统招生。

在户籍地东部新区升学,只能报考东部新区有招生计划的高中,那些在东部新区没有招生计划的高中,例如教科院附中、成都英才学校等(只在5+2区招生),则不能报考。

2023年中考政策还没有公布,暂时还不清楚今年的招生区划分会不会调整,如果把东部新区和5+2区合成一个招生区,那可以选择的学校和录取门槛就又不同了。

情况2:

一体,把东部新区、5+2区划为同一个招生区

合并为同一个招生区后,学籍在成华、户籍在东部新区的那位考生,户籍条件就满足申请指标到校生的要求了,如果另外几项也符合,就可以申请成华区的指标到校生计划。

走中考途径升学,学籍、户籍在同一个招生区,就属于这个招生区的统招生,他可以报考5+2区和东部新区有招生计划的高中。

无论是可以选择的学校数量,还是录取分数线,对他都更有利。

假如这种情况真有可能发生,对整个东部新区的高中教育资源,也是一种丰富。

例如天府新区,虽然公办省级示范高中只有华阳中学,但天府新区、高新区和五城区属于同一个招生区,天府新区的学生也可以报考高新和五城区的高中,不会因为天府新区公办高中少而受影响。

合并成同一个招生区,对5+2区的这届学生也是一种利好。

东部新区的成都七中东部学校、石室东部新区实验学校,2023年9月就要开始招生,这两所学校的硬件、师资等方面都是一流的。如果东部新区和5+2区属于同一个招生区,5+2区有更多学生可以赶上这波新校红利,说不定过两年录取门槛就更高了。

这是有先例可参考的。2019年教科院附中、北二外成都附中招首届高一学生,从2020年开始他们的中考录取线就一直在上涨,到2022年最多上涨了21分。中考场上,1分之差就是几十上百人的差距。

从这个角度来看,合成同一个招生区,对两个区域和考生都有好处。

当然,这也会给东部新区的初中毕业生带来些压力。以去年为例,简阳市普高线403分,5+2区普高线505分,相差有一百多分。东部新区和5+2区的学生同场竞技,还是有些挑战的。

总之,有利也有弊吧。

夜行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