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明烛照天烧(纸传明烛照天烧的含义)

  • 纸船明烛照天烧(纸传明烛照天烧的含义)已关闭评论
  • 222 次浏览
  • A+
所属分类:随笔创作

七律二首·送瘟神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1958年7月1日

这两首诗最早发表在1958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这两首诗的题目《送瘟神》,是有所仿效的。韩愈有《送穷文》,是送穷鬼的。送瘟神与送穷鬼相似。送瘟神用纸船,送穷鬼结草为船,也用仿制的船,亦相似。不过结果不同:韩愈从个人的得失考虑,要送走穷鬼,结果被穷鬼说服,把他留下来。作者则从人民的利益着眼,坚决送走瘟神,这是不同的。这里把危害江南很多地方广大人民的血吸虫称为瘟神。血吸虫,雌雄异体,雌虫纤细如丝,寄生在人的小血管内,在肠壁附近产卵,卵可穿透肠壁,随粪排出,在水中孵出毛蚴,进入中间宿主钉螺体内,发育增殖成许多尾蚴,逸出螺体,遇入水的人畜,即由皮肤侵入体内,成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曾经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各省。患者到了晚期,面黄肌瘦,腹部严重积水,俗称大肚子病,会造成大量死亡。1955年冬,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第二年,成立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1957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刊登一篇通讯,题为《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报道说:江西余江县在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战线上插上了第一面红旗——首先根除了血吸虫病,给祖国血吸虫病科学史上增添了新的一页。

余江县是江西省的重点疫区,在该县有粮仓之称的蓝田坂,近五十年间,有三千多人因患血吸虫病死亡。二十多个村庄被毁,一万四千多亩良田变为荒野。1956年春天,余江县也和全国一样,出现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共余江县委对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提出半年准备,一年战斗,半年扫尾的计划。有人对此将信将疑。结果,几个月后,组织起来群众,就把产生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纵横交错的旧沟洫全部填平,根除了血吸虫的滋生地,又修起新的灌溉网。医护人员也在科学家实验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治疗方法,缩短了疗程。两年以后,原定的目标终于实现。

《人民日报》刊登这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时,毛泽东正在景色秀丽的杭州视察。当天,他仔细阅读了这篇通讯,高兴地对工作人员说:好!好!全国都这样那该多好!(《背景介绍》)这个喜讯,使毛泽东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高兴得一夜不能入睡。从中看到作者关心劳动群众的生活,看到劳动群众从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苦难里获得新生,这种变化激动着作者的心,因而浮想联翩,涌现出来的想象像鸟儿那样轻快地飞舞。晋朝陆机在《文赋》里比拟文思的涌起,称浮藻连翩。作者的浮想,就成为这两首诗的构思。血吸虫蔓延在江南各地,所以作者遥望南天,在和煦的风吹拂着,红日当窗时,写下了这两首著名的诗篇。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血吸虫在江南蔓延,江南正是绿水青山的好地方。枉自多,枉,徒然。徒然有很多好地方,都给血吸虫糟蹋了。即使有像三国时华佗那样的名医,也对血吸虫无可奈何,没法对付。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薜荔(bì lì必利),野生常绿藤本植物。千村薜荔,形容村落荒芜了。矢,同屎。人遗矢,借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赵国名将廉颇被废,到了楚国。赵王想再起用他,派使者到楚国去看廉颇,使者拿了反对廉颇的人的金钱,回来诳报道: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说他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这里指患血吸虫病的人下泻不止,濒于死亡。成千成万户人家变得萧条冷落,大片田地都荒芜了。鬼唱歌,本于李贺《秋来》诗:秋坟鬼唱鲍家诗。成了鬼的世界,即多少个村庄完全毁灭了。以上四句写旧社会里的人民受到血吸虫病的毒害,是那样使人怵目惊心。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作者利用诗歌技巧可以跳跃的特点,让我们从旧社会的苦难里,一下子跳到光明美好的新社会。郭沫若在《坐地、巡天及其他》(1959年3月4日《人民日报》)里,指出这两句是说的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点是可以肯定的。八万里,指地球自转一周,地球的赤道全长四万公里,正合八万里。地球在自转时,同时也在公转,所以作者的想象飞腾,遥看天上的无数星河,即遥看一千河。这样的想象飞腾,使我们想起范缜《答曹思文难神灭论》:明宵(昼夜)结想,坐周天海。昼夜想象,坐着可以想象到绕天和海一周。坐地巡天,正如作者的想象飞腾,想到跟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可以看到天空中无数的星河。萧涤非先生指出:从全诗的结构来说,这两句是一个转折点,一个关键,同时也是一个飞跃。因为它并没有明白地、直接地说出消灭血吸虫的过程,而是通过描写血吸虫被消灭后的喜悦来透露。但这层意思还是很明白的。(见《水调歌头·游泳》应字注)这两句话,就想象说,虽跟坐周天海相似,但这里更含有从黑暗的旧社会的鬼世界,一下子跳入光明的新世界,像坐地巡天的想象飞腾。在旧社会的鬼世界内,所能看到听到的只有鬼唱歌,而在新社会里,却能具有坐地巡天的想象飞腾。在日行八万里遥看一千河里,还含有对旧社会改造的飞速前进的意味。《人民日报》的报道说,当时某些科学技术人员散布悲观论调。他们说:‘国民党统治时期搞了二十多年,没有搞出什么名堂,日本搞了几十年也没有把它消灭……难道共产党能赤手空拳把血吸虫病消灭掉?’有人断言:‘要把建头村的旧沟填平,消灭钉螺,不等胡子白也得几十年。’可是合作社建立后,这个论调彻底破产了,建头村的人民运用集体力量,在几个月内就填平了全部旧沟,并且修成了一个新的灌溉网。同一天的《人民日报》社论里说:余江县的同志说得好:‘苦战二年胜千古。’这是一个多么神速的飞跃啊!不正像坐地巡天的飞跃吗?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从巡天遥看无数的星河中间,自然看到银河边的牛郎。牛郎虽在天上,也关心人间。牛郎要问起血吸虫病的事,过去人民的悲苦与瘟神的欢乐,都像逝水那样一去不复返了。只有消灭了血吸虫病,才能使人民的悲苦和瘟神的欢乐像逝水一样地消逝。这诗的后四句,正写出作者无限喜悦的心情。

第二首: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这是描写全国人民欣欣向荣的气象,好像在春风吹拂中,杨柳长得非常茂盛。全国人民都成了道德高尚的人。神州指中国,《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里驺衍称中国赤县神州。儒家称尧舜为圣君。《孟子·告子下》:人皆可以为尧舜。这里即指六亿中国人都成了圣人。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红雨指桃花,李贺《将进酒》:桃花乱落如红雨。看到桃花乱落像红雨,作者认为这是随着人们的心意翻成红色的波浪,这是象征手法,象征在千百万群众的要求下,到处掀起红色的高潮。这里只是借红雨来写出这种形势。随心,随着千百万群众的心意。翻作浪,转变成为红色高潮。青山不再成为交通的阻碍。着意,随着人民的心意。化为桥,化作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青山怎么会化为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呢?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从青山联想到高大的五岭山脉,高到像跟天连接,可是劳动人民在那样的高山上挥动雪亮如银的锄头,在建设山区。这里借五岭来概括全国所有的山区,在山区进行建设。经过建设,山区也成为通向社会主义的桥梁了。从山联系到水,三河,旧指黄河、淮河、洛河,这里概括全国所有的河流。劳动人民挥动铁臂来搞水利建设,它的声势之大使大地震动。这样写山区建设和水利建设,虽然没有提到消灭血吸虫病,实际上把消灭血吸虫病也包括在内了。

春风杨柳,正指消灭了血吸虫病,全国有无数的村庄获得了新生,具有春风杨柳般的蓬勃生气。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提高了觉悟,组织起来消灭血吸虫病,这就是尽舜尧,都提高了觉悟。这种觉悟,正指掀起红色高潮,即红雨随心一联。天连地动也和消灭血吸虫有关。6月30日的《人民日报》社论里说到湖北各城县人民要‘削山填河,移石补河’,彻底消灭钉螺,根除血吸虫。天连地动的描写,不正可以概括削山填河,移石补河吗?在这样的群众运动中,瘟君真的没有立足之地了。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用烧纸船、点蜡烛来送走瘟神。

这首送瘟神的诗,联系春风杨柳,联系尽舜尧,联系天连地动,不光是为了消灭血吸虫,也概括了像血吸虫那样丑恶的害人的东西。这些东西,它们在旧社会可以危害甚烈。但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提高了觉悟,团结起来,发挥智慧和干劲,不论什么丑恶害人的东西都可以消除掉。这是《送瘟神》二首中所具有的深刻的含义。

最后,说点这两首诗的写作手法。一开头,提出美好的绿水青山,跟下文的千村薜荔万户萧疏的苦难构成映衬,衬出小虫的毒害来。这里引用华佗无奈,既是引用格,也是比喻格,比当时的名医,也说无能为力。人遗矢再是引用格,引用得极为贴切。鬼唱歌也是引用格,引用李贺的诗句而加以变化,变得符合韵律的需要,把鬼唱诗变作鬼唱歌,是为了押韵。坐地一联,运用诗歌的跳跃式,从旧社会一下子跳到新社会,想象飞腾。这里的八万里是记实数,一千河是夸张格,一实一虚正好作对偶。春风杨柳句是摹状格,描写杨柳的茂盛。这句又是起兴,来引起下文。这个起兴又是有含义的,用来指蓬勃生机,就这个意义说,又是婉曲格。尽舜尧是变化的引用格,引用人皆可以为尧舜而加以变化。作舜尧是倒装格,这个倒装是为了押韵。红雨是引用格,引用李贺的诗句,又是比喻格,用红雨来比桃花,把红雨说成随心翻作浪,即把红雨变成红浪,是一种变化的比喻。像青山化为桥,也是一种变化的比喻。因为红雨不能比浪,青山不能比桥,只是经过了变化才可以相比。天连一联是互文,即铁臂握银锄,因为铁臂握了银锄才能银锄落,铁臂摇,两者是分不开的。天连五岭是夸张格,夸张山的高可接天。地动三河也是夸张格,夸张铁臂的力量使大地震动。银锄用银色来比锄头磨得雪亮,铁臂用铁的坚固来比臂的坚强,都是比喻格。再看这两首诗的中间两联,前一首的第一联写旧社会的苦难,写到千村万户的情况;后联写在新社会时的想象飞腾,从坐地巡天两种动作来写,写法不同,所以显得生动而不呆板。一联是现实描绘,一联是主观想象,写法完全不同。第二首的中间两联,前一联红雨青山写人民群众对它们的想象,想象它们翻作浪化为桥,后一联具体地写到在治山的银锄落,在治水的铁臂摇,是具体描绘,写法也不同,也显得生动。再看尾联,引出牛郎,从一千河的银河,来想象牛郎的关心人间的事。称牛郎是引用格,引用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逐逝波是比喻,比过去的悲欢如逝水流去。第二首的纸船是仿拟格,摹仿韩愈的《送穷文》的结草为船来的。照天烧是夸张格。这样运用多种手法,才使得这两首诗写得形象生动,可供品味。

夜行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