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牌读心术(读心术的扑克牌,你中招了吗?)

  • 扑克牌读心术(读心术的扑克牌,你中招了吗?)已关闭评论
  • 153 次浏览
  • A+
所属分类:随笔创作

为什么很多朝代都有演义里,《三国演义》格外精彩?比如《封神演义》讲周朝故事、《东周列国志》讲战国故事、《东汉演义》讲东汉故事、《隋唐演义》讲隋唐故事,还有《残唐五代史演义》《洪秀全演义》等等,但为什么最受欢迎的是《三国演义》呢?因为三国时期,神人特别多,故事就非常传奇。

三国的神人和神机妙算

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把中国史书系统的翻阅一下,就能明显感受到,后汉、三国这段历史里,未卜先知、神机妙算的能人、神人特别多。这就是《三国演义》里人物形象非常迷人,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的最重要原因。

那些大家都很熟悉的曹操、刘关张、诸葛亮、司马懿这些人我就不用多说了,举几个别的例子大家看看。

比如从袁绍阵营转投曹操阵营的郭嘉。大家都熟悉的是,官渡之战时,郭嘉对曹操分析袁绍必败、曹操必胜,分别列举十大原因,见识非常惊人。结果呢,曹操果然以少胜多,打赢官渡之战,一统北方。

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当时郭嘉分析远在江东的孙策时,仍然体现出见识惊人。当时曹操和袁绍正在官渡僵持,孙策准备趁机抄曹操老巢,气氛很紧张,但是郭嘉毫不在意。郭嘉说,孙策虽然勇武,但不注意警戒,一定会被人刺杀。结果,孙策还没来得及带兵渡江,就真被刺客干掉了。

你说这也许只是巧合,但三国历史里这种巧合也确实太多了点。比如乔玄慧眼识曹操、 刘元起慧眼识刘备、诸葛亮隆中对、邓艾论姜维五必出、崔谈论司马懿,还有很多。

不知你读三国历史有没感到奇怪,如果这些人真是神机妙算,那为什么唯独三国这段历史中,出现这么多神人和妙算?

原因其实很简单:后汉、三国时代,特别流行人物品评。

既然流行人物品评,社会上也就特别推崇那些能够慧眼识人的高人。比如当时有个人叫刘劭(shào),就是一位高人,他写过一部这个领域里的专业著作,叫《人物志》,就是那个特殊时代里的特殊题材。还有,大家都熟知的,就是曹操年轻时特地找过一位擅于品评人物的名家,得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两句著名标签。

既然是品评人物,就需要见微知著。从细节推断一个人的性格,再从性格推断出命运。这当然有一定道理,但按我们今天的常识来看,这种推断也就是在大方向方面进行概率判断。

比如曹操,再怎么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假如突然生病死了,或者不小心战死了,那么所谓能臣、奸雄的称号也就无从谈起。

再比如官渡之战,胜败其实只在毫厘之间,而且有太多偶然因素能决定胜败。

再比如孙策遇刺,不仅他要遇刺,还必须在渡江抄曹操老巢前遇刺。

这些神预测只有一种解释,就是它们都是人们事后总结、提炼、记录下来的。而更多没有预测对的,则没人再提起。

纸牌读心术和三国的神机妙算

为让大家直观体会一下这个感觉,我给大家展示一个魔术,看看我们人类的意识,多么容易被蒙蔽。

有个纸牌读心术的游戏,号称能猜出你选中的牌,把你选中的牌抽走。非常神奇。大家可以自己搜索一下。

它的过程是这样的:

先出6张扑克牌,让你随便选一张,在心里记住就行。

然后你会发现,当再次亮牌时,你记住的那张牌不见了。

如果你不信,可以接着试,你会发现,不论你选哪一张,都会被抽走。

是不是很神奇?其实这就是一个障眼法:

它不仅把你选中的牌抽走了,而且把所有牌的抽走了。不信你回去再看看,是不是每张牌都不一样了?

三国时期的历史记载,也跟这种情况类似。

《三国志》还有很多更神的预测,比如早在官渡之战的50年前,辽东有一个叫殷馗(kuí)的人,精通天文,看到有黄星出现在某个特定星区,就预言50年后会,有真人兴起在梁、沛间,锋芒无人可当。果然,50年后,官渡之战,兴起于梁沛间的曹操,打败袁绍,一统中原。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这是古人特殊观念和那个时代里的共同迷信,所以没人相信这类奇幻色彩浓厚的记载。但那些神机妙算的迷信却很难被破除,其实,那些神机妙算的神人,和这些奇幻神话一样,都是特殊时代特殊观念的产物。

很多人读历史,知道要排除单一视角的限制,需要把同时代的史书对比着读,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要以更加小心的态度,排除当时时代观念对我们的干扰。

历史可以回望,文化需要撩拨。欢迎关注磊哥撩文化,和你一起,终身学习。

夜行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