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微软(湖南卫视 天天向上)

  • 天天向上微软(湖南卫视 天天向上)已关闭评论
  • 212 次浏览
  • A+
所属分类:随笔创作

从4月底,《天天向上》正式改版到现在,已经5个月了。

作为一名天天粉,尽管主持人换了2个,数量少了3个,时间移档到十点钟,我还在坚持期待。

改版后,《天天向上》一直都在适应观众。

一个好的节目是去适应观众的,而不是让观众适应自己。随着观众的更新换代和观众品质的提升,我们发现,很多在以前深受观众喜欢的综艺节目渐渐不吃香了。

很多节目都开始在改版创新,《天天向上》也不例外。

菌菌曾在以前的文章里提到过,比起《天天向上》做一些有着明显宣传目的和广告痕迹的明星专场的内容,我更喜欢的是那些能让自己长见识涨姿势的主题节目。

诸如:

华语世界顶级声优专题

汉唐乐府国韵主题

八一电影制片厂主题

日本动漫专场

中医专场

国粹京剧主题

卫视名嘴秀

手影、沙画等民间艺术家专场,微软、谷歌、搜狐等领域精英的专访,经典的名校风云系列和中国美食美女地理系列,还有传承文化的中华礼仪之美……

而最近,《天天向上》又渐渐地寻根溯源,找回了那些年的那种感觉。

这里说一下改版后的《天天向上》做的几期个人比较喜欢的选题。

选题一:美食季

人的味蕾在夏天的时候似乎特别活跃,加上暑期的来临,为了给广大观众谋福利,《天天向上》特意策划了美食季。

从全国各地搜罗了特色人气美食,写出了一本既好看又好吃还实用的美食指南。

《天天向上》的美食季一共做了六期主题,分别是龙虾节、水果节、海鲜节、冰淇淋节、烧烤节、粉面节六大专场。

这六期节目做下来,观众们基本都沦陷在美食里了,为了响应《天天向上》,很多观众把节目里提到的能在本地吃到的美食全都去尝了一遍,听说很多人在本该瘦身的夏天肥了好几圈。

作为天粉加吃货,这几期节目自然是要看的,看完以后,最大的感受是:

《天天向上》做美食主题既做出了《舌尖上的中国》上的美感和文化深度,又做出了娱乐综艺的轻松愉悦感,更重要的是,它始终保持着亲民的气质。

民以食为天唯美食不可辜负,这是它的美食口号,无论是烤串,还是粉面,这些稀松平常的吃食在节目里都有了一种比味道更深刻的人文感和传承使命,我们是在吃好吃的东西,我们更是在品人。

选题二:里约奥运会专场

《天天向上》里约奥运会专场的节目选题让我喜欢,并不是因为这两期节目做得有多好,而是它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

里约奥运会比赛期间,国家队火了一大批人,里约奥运会之后,国内各大综艺节目的橄榄枝纷纷向他们抛来,但马龙领衔的段子手乒乓球队,吴敏霞领衔的跳水梦之队,以及郎平带领的女排都将回国后的综艺首秀献给了《天天向上》。

我想,这绝不仅仅是因为《天天向上》有着良好收视口碑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嘉宾本身对节目的信服力。

奥运专场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节目组除了邀请到了刘晓庆来站台,两个同是好友同是粉丝同是一个时代偶像的人在舞台上完成了一次历史性的会面。

还从湖南图书馆调出来了1981年的《人民日报》、《新体育》、《大众电影》来和俩人一起分享当年的回忆,换作其他节目,真的不见得有这样的心思。

当然还有节目组给女排教练郎平准备的礼物——以郎平的形象做的纪念版邮票,1981年的版票和北京的当日封。

并不是因为这份礼物的贵重程度让人印象深刻,而是节目组抓心的本事让人不得不服。对于已经功成名就的郎平而言,应该很少有想要而买不到的东西吧,可是这份礼物偏偏就是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得到的东西。

反正这一期节目过后,菌菌对节目组抓心的本事简直要跪了。

选题三:华语金曲

华语金曲是最新的一期节目内容,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怀旧金曲。

这些年,怀旧这个词是不可避开的现象词,《天天向上》深谙这种情怀的市场,于是动用全部的智慧能力资源来做了这一次金曲的主题。

从第一期节目播出的情况来看,《天天向上》真的很会挑嘉宾。

戴军这几年作为通告艺人加上又是节目组的老友,出现在节目里并不新鲜,但他真的是一个特别有综艺感的艺人,而李春波、孙浩、黄品源这种鲜少出现在综艺里又极具年代特征的歌手能出现,还真的是蛮惊喜的。

当这些被时代忘记、但一开口又瞬间能把人带回那个时代的歌手们唱起那些年红遍大江南北的金曲时,无论是现场的观众,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很难不动容。

而杨宗纬、李荣浩这两位当下歌手的出现又让节目的怀旧目的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和前辈们撞出了新的火花,他们承担着接棒和传承的任务。

最好的怀旧是传承,是不同时代的新老歌手出现在同一个舞台上。

这三个专题的节目更多的是偏人文偏情怀一点的,还有一个共性是:

这三个专题的节目内容都不是服务某部播出的电视剧或某部即将上映的电影的。

这是观众喜欢的。

更重要的是,你们发现没,不管是郎平和刘晓庆的时代会面,还是金曲怀旧,节目的整个局面始终是轻松欢乐的,没有为煽情而煽情,没有刻意去讲述那些回忆里能催人泪下的事情。

没有让节目成为天天故事,向上永远是第一主题。这更是观众喜欢的。

讲真,在平台影响力、资金资源、宣传途径、明星咖位等硬件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要分出节目品质的高低,拼到最后就真的是拼人了。

回过头来看,这档节目真的让菌菌涨了很多见识和姿势。

它请过很多我想都不敢想的大咖嘉宾,它有国内最好的综艺主持,没有之一的汪涵坐镇,它是国内把寓教于乐做得最好的综艺节目,它是将收视率和美誉度权衡得最好的综艺节目……

节目到最后,拼的还是团队的用心。

夜行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