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人不得,则非①其上②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注]①非:讥议。②上:君王。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是进亦忧 是:
(2)微斯人 微:
(3)乐民之乐者 乐:
(4)乐以天下 以: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甲】【乙】两段文字中,范仲淹和孟子的忧乐观分别是和。(用四字短语概括)
4.从【甲】【乙】两段文字看,两位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1.(1)这样(2)如果没有(3)以……为乐(4)把
2.(1)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3分) (2)这样做却(还)不能称王(统一天下)的,从来没有这种情况。
3.先忧后乐;同忧同乐
4.范仲淹着眼于为官者的责任担当,侧重表明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劝慰贬谪中的友人具有古仁人之心;(孟子着眼于君王对百姓的体恤,对君王提出建议。
【参考译文】
【乙】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讥议他们的君主。得不到(这种快乐)就讥议君主,是不对的。作为百姓的统治者却不与百姓共同享受这种快乐,也是不对的。(君主)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快乐为快乐;君主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百姓也会以君主的忧愁为忧愁。把天下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这样做却(还)不能称王(统一天下)的,从来没有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