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发音(最快的学说粤语的办法)

  • 粤语发音(最快的学说粤语的办法)已关闭评论
  • 175 次浏览
  • A+
所属分类:随笔创作

头号周刊

为什么现在的广东孩子很多都不会说粤语了?广东年轻人真的不会说粤语了吗 ?

如果父母原本都不是广州人的话就一般都不会说了,但现在更多的孩子是不愿意用粤语交流。上学时间比在家时间长,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候都是直接用国话交流,就算明明两个人会说粤语也不会使用粤语交流。并且教育部规定学校强制性要求老师学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说普通话,有很多家长又怕耽误学生在老师心里的想法所以就迁就着做,回家也是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所以久而久就这样了。

粤语是广东省的方言之一,但不是广东省唯一的方言。在广东地区除了粤语外还有客家话、潮汕话、粤北土话等方言,并且每一种方言也会因为不同的市或者县有所区别。当然,因为受氛围的影响,广东人即使母语不是粤语,但是学说粤语时便比非广东人要较为容易学会。这是因为潮汕话和客家话,和粤语的发音及词组运用较为接近。

很多人一直对我们有一个误会,认为所有广东人都会讲粤语,于是,还把粤语称之为广东话。其实,除了广东省,还有一些地区也讲白话,例如广西的部分地区及香港地区也讲白语。而广东省内讲粤语的地区主要是珠三角地区为主,而潮汕地区是讲潮州话,客家地区是讲客家话,以及有些地区是讲粤北土话,因此粤语只是广东省的方言之一。

粤语作为方言,之所以能被全国能熟悉,是因为粤语相比于其他的方言,有很多属于自己的艺术文化。例如粤剧、粤语歌曲、及港台地区的影视剧大部分都是以粤语为重要语言。在这些艺术文化的推广之下,粤语成为了最容易被全国人们所熟悉的语言之一。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粤语流行歌曲甚至成为全国年轻人争先模仿和学习的潮流。

而对于为什么有些广东人不会讲粤语,除了以上说到的原因,还有两个原因,就是现在广东人中有很多一部分人是新广东人。所谓新广东人就是来到广东发展,最终入了广东户口,留在广东,为广东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而这些人都来自全国的五湖四海,因此这些新广东人也不会讲粤语;还有一个原因是婚姻,即嫁娶的另一半不是广东人,小孩子也从小在家长教育中就是说国语。

该怎么样去传承我们的粤语文化?

粤语毕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保护是说得多做得少,没多少实际行动。强调保护事实上是因为我们害怕,出于一种危机感。这些年粤语被冲击太厉害了,作为广东人,现在很多时候都说普通话。我们已意识到保护粤语对于我们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同时是为了捍卫我们独有的语言文化。

也可以这么说,是港澳两个特别行政区把粤语歌,粤语电影的文化推向了内地大江南北,广东虽然有广州这一个广府文化中心城市,但毕竟在内地,很难过大的发展粤语文化,七十年代之前,香港的粤语歌也没普及,一直到了七八十年代,许冠杰和罗文这两位乐坛大佬把粤语歌大力推广,走向了流行乐坛之上,这个时候香港粤语歌坛才开始发力,八九十年代可以说是粤语歌曲和电影的巅峰时期了。

大家也知道,现在很多人听的歌当中有一部分是粤语歌,虽然粤语歌词让很多北方人听不大懂,但是歌曲的节奏以及粤语的独特发音让人感到非常的具有吸引力,所以说粤语歌曲,粤语文化在全国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而粤语为什么会传播的这么强呢,其实也并不是靠广东,而是靠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地方,特别是香港,因为七八十年代的香港粤语歌开始进入发展时期,所以说当时有很多地方的人也开始接触粤语歌。

只不过当时没有普通话的冲击,所以说依然还有很多人使用白话,而香港这个时候,虽然本地有流行音乐,但是主要的粤语歌主要都是广东小调,流行音乐依然还是以国语歌为主,国语歌基本上就是邓丽君代表,但是到了70年代以后,由许冠杰,罗文他们两位粤语歌鼻祖大神,将粤语歌慢慢推向流行乐坛的顶峰,很快粤语歌的影响力就在珠三角地区得以发展。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粤语文化更是进入了巅峰时期,当时的粤语歌坛主要有谭咏麟,张国荣,陈百强,还有梅艳芳陈慧娴等等实力派歌星,特别是谭咏麟和张国荣。可以说将香港的乐坛推向了最高潮,而到了80年代末期,谭张分别退出乐坛以后,四大天王接班了香港乐坛,当时内地娱乐圈也开始慢慢吸收香港的粤语歌文化,很多人都喜欢模仿四大天王的发型穿搭打扮,所以说在当时粤语歌在内地属于最火的时期。

现在虽然粤语歌慢慢开始慢慢落寞了,因为香港实力派歌手也是越来越少,而国内优秀的音乐人多了起来,包括电影也是一样,没有以前那一种对港片的情怀了,但是喜欢听粤语老歌的人依然还是喜欢,毕竟经典作品永远不会过时。包括现在珠三角一带的人都很喜欢听粤语歌,而现在广州也因为推广普通话,所以很多小孩子也不太爱讲粤语,但是在香港澳门粤语依然是当地的官方语言,所以说粤语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最后谢谢大家的阅读,喜欢的朋友点赞关注支持一下,谢谢。

有不同意见的朋友也欢迎在下面评论。

夜行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