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电梯一台挣多少钱(修电梯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 销售电梯一台挣多少钱(修电梯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已关闭评论
  • 239 次浏览
  • A+
所属分类:随笔创作

本来人间四月最是芬芳,可惜新冠疫情再一次集中爆发,而且这一次受伤严重的城市是中国的经济门户上海,我们阻断了进出上海的路,也阻断了电梯行业的春天。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而我们电梯企业很多工厂也是颗粒无收,乃至停产停工。如此有一种悲观情绪在蔓延,喊了10年的电梯行业冬天真的来了!而那些本来就缺衣少粮已经快扛不住的电梯企业家则决然挥刀自宫,欲要在价格战中练就葵花宝典神功,抵御极寒。

那么冬天到了,电梯行业没有立马挥刀自宫的企业家们都已经准备好过冬的棉衣了吗?我想大多数民营企业家是没有准备的,他们的思路一贯是赤膊上阵,市场形势好就赶紧多卖点电梯多赚点钱,市场形势不好的时候那就依靠身体素质,熬的过去就是又一条好汉,熬不过去就破产清算。这个我们可以借鉴房地产企业恒大,即便恒大没钱面临破产,但是民营企业家许家印光每年工资就上亿元,绝对是有钱的。而在过去10多年时间,大多数电梯企业家估计连电梯行业的棉衣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所以没有准备才是正常的。而对于鏖战,我们国内的民营企业家是有本事的,中国电梯企业当前最大的壁垒就是销售价格可以永远保持全球最低,这就是我们很多民营企业的终极底线,在价格运动中获取身体所需的足够能量。但是今天的电梯企业真的还有降价空间吗?我们电梯企业究竟要给市场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我们电梯企业家们究竟要给人民群众一个什么样的电梯运营环境?难道我们还要重犯一次2009-2013年这样的产品劣质化错误?

跨国的外资电梯企业,他们的政策是一贯的,就是在新梯销售的同时注重电梯维保服务的延续性,并且通过持续推动立法和地方法规,今天已经获得了足够的有利地位。每一台在生命周期的电梯都可以持续的给外资电梯企业贡献现金流,即便电梯生命周期结束,倒下后原先的品牌也有优先的改造选择权和第一时间获得更新的信息。如果这就是电梯行业的棉衣,那么他们当前的棉衣已经足够厚了,大多数外资电梯企业售后的利润已经占据企业总利润的50%左右。可以这么说,电梯行业永不败落的棉衣或者外套就是售后服务。但是我们国内民营企业大多数是没有售后服务的,很多就是一个完全制造型企业,甚至没有品牌、没有销售。如此这样的企业是不是只能在行业的冬天裸泳了呢?是不是一定只有发动价格运动战维持热量了呢?民营企业相对外资电梯企业而言都是小规模的,面对市场的变化,灵活和多变是我们一贯的强项。早在2019年老鱼就认为中国大多数民营电梯企业适合发展的路绝对不是象迅达,通力电梯这些外资企业在中国走过的路,我们要学会逆向选择,走专业化、精细化道路,把企业做小、做精、做强,把利润做高这才是我们电梯行业小微制造企业的正确选择。行业内东南的特种电梯、莱茵的斜行电梯、江南嘉捷的螺旋扶梯、西尼的变坡度拱形扶梯、林肯的大载重无机房货梯等等都是非常好的产品,如果我们能坚持一个产品做深度,这个领域就很少会有竞争对手出现。所以莱茵才会有资格去服务北京奥运主赛场的雪如意,东南才可以成为中国航天专用防爆电梯,西尼才会成为德国科隆、斯图加特等多条地铁和机场的自动扶梯供应商。所以我们国内优秀民营企业的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并不差,我们缺乏的是对于市场深度的坚持。相反,所有的民营电梯企业都会去挤住宅电梯这个竞争最激烈的赛道,当前中国这个市场化环境,小微民企和外资电梯品牌去同一赛道直接竞争,这些民营企业怎么会有赢的机会?不过当前住宅电梯市场的新赛道已经产生,就是不知道我们国内民族品牌企业懂不懂穿上这叫棉衣去做差异化竞争了!

本轮的电梯价格战是在中国主板上市的梅轮电梯率先发起的,梅轮电梯钱老板早期就是依靠价格战崛起的,所以在这样的行业冬天自然还会想到用价格战先发制人,以达到1万台、10个亿的战略目标。至于产品质量、公司现金流、企业利润、梅轮股票投资人利益都已经不是这样的企业经营者考虑的事情。钱老板和中车城市交通顾老板深度合作,目标或许就是在股市资本运作而非电梯制造的可持续发展。梅轮的价格战已经伤到了帝奥、德奥、宏大等众多同一赛道的电梯企业,尤其是今年4月份形势逼迫之下,更多的电梯企业加入了价格战,基础10层站设备价格从前几年的10万直接腰斩到了5万以下。但是俄乌战争还在继续,我们的大宗商品都还是在涨价的,这样的行为无疑是挥刀自宫,图的不过是一瞬间的快乐/酸爽,这样的行为则必定是不可持续的!

老鱼当前正在深度思考企业的棉衣问题,欢迎国内民族品牌企业和老鱼联系,老鱼和你深度探讨企业传承和未来发展之路!

夜行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