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杷溜圆黄熟的时节
亦是银鱼上市的最佳时令
每遇旺季
商贾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摩肩接踵
让洞庭水乡岁岁年年
都上演这长盛不衰的精彩
世界名产身价不凡
银鱼,上溯春秋战国烽火狼烟之时,便被人们奉为圣鱼、神鱼。
当年左徒屈原遭楚襄王流放,怀石自沉汩罗,百姓争相投粽相救,粽里的糯米饭粒便化作一尾尾灵动的小鱼儿,密密麻麻汇聚一江,顶托屈原顺流而入云梦。湖上白光闪耀,渔民望光叩拜,将屈原遗体打捞、安葬、祭祀,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中的诗句,既吐屈原高洁的操守,又歌银鱼雪白的忠贞。
传说王母娘娘因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偷吃了她长生不老的蟠桃,恨得两眼喷火,不小心将两支插发的碧玉簪掉落南湖(属八百里洞庭一渊),化为一双洁如水晶、白如雪的银鱼。它们繁殖生息,代代兴旺,成为常德著名的特产,曾于1918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呈现,被追捧为世界名产之一。
银鱼三鲜享誉华夏。古往今来被饪制成各种各样的佳肴,成为餐桌上至美的滋味。
唐人诗云:白白湖鱼入馔来;宋人张先诗有春后银鱼霜下鲈之句,把银鱼与鲈鱼相提并论,可见银鱼已被人们列为鱼中珍品了。据说乾隆皇帝微服游江南品尝后赞不绝口,列为贡品进献皇宫,足见银鱼身价不凡。
寿命一年六月最肥
银鱼又名冰鱼,古称脍残鱼,俗呼玻璃鱼、面条鱼。它光滑无鳞,柔弱无骨,眼露黑点,头小,嘴尖,前段较圆,后部渐扁;腹部薄如纸,尾鳍深分叉,一般仅三至五寸长。
银鱼与水天一色,既巧妙地隐蔽了自己,又便于袭击比自己更弱小的鱼虾。
银鱼的繁殖习性较为奇特。据多年从事渔业的老师傅介绍,银鱼在数九寒冬、瑞雪纷飞之时,产卵于湖面冰雪之上,随碎琼乱玉融化成凉粉状,漂浮于波浪间,至翌年春暖花开之日,方开始孵化。
银鱼又是寿命最短的鱼,一生只能活一年。但其生长速度却十分惊人,每年农历五月以后开尾成鱼的鱼苗,十来天就增重一倍,六月以后,就长得很肥壮了。
八、九月所产无气鱼优质味美,价值最高,是筵席上的无上妙品。
食之甚美润肺止咳
据现代营养学分析,银鱼富含低脂肪、高蛋白,碳水化合物,多种氨基酸、钙、磷、镁以及尼克酸等成分,亦是天然的补钙佳品。
可保护心脏,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滋阴补肾的功能和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同时还能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菠菜银鱼仔滚汤
中医认为,银鱼性平、味甘,能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等疾患,尤适宜体质不好、营养不足、消化不良等症者食用。《医林纂要》称,银鱼滋阴,清金,补肺,补虚劳。明代杏林鼻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认为,银鱼食之甚美,味甘无毒,可作‘羹食’,宽中健胃。《食疗本草》亦载有银鱼利水,润肺止咳的效用。
洞庭银鱼独领风骚
银鱼肉质细嫩,烹调时,一般将鲜银鱼用熟猪油煎炒,或与瘦肉、鸡蛋烹汤,或炖粉丝……习惯吃法有银鱼春卷、银鱼蒸肉饼、银鱼干拌豆腐、香炸银鱼、三丝银鱼羹等肴馔,富有特色的汉寿白银鱼、银鱼氽汤是武陵名菜之一。银鱼用来烧、拌、糟、溜、煮等各具特色。
银鱼除鲜食外,多晒成干鱼出售,品名粉条,长约一寸的是上品。白乐天为此赋诗夸赞:庭前供白子,天然三寸长。 白子,便是银鱼。小小的银鱼从唐代起就位踞席上珍品。
洞庭银鱼菜品,既有古代之风雅,又有时尚之风釆,从而独领风骚。
银鱼配鸡蛋,简简单单的结合中得到一份雅致的奢侈,在平平常常的岁月里吃出一种浓郁的诗味。
——最喜爱的,莫过于保存其鲜嫩的银鱼蒸蛋
打开鸡蛋,调好蛋液,将生姜末、洋葱丝和适量的油盐一一加入;
待蒸至五六成熟时,将一小把银鱼缓缓撒入;
不久,揭开锅盖,只见一碗澄黄的蛋羹上游着一尾尾若隐若现的银鱼,舀几小勺在饭碗里,扒在嘴里的都是让人欲罢不能流动不断的鲜香。
——再做一款银鱼炒蛋
直接将鸡蛋磕入装着清水泡发;
洗掉杂质、沥干水分的银鱼的瓷碗里,并加食盐、味精、葱花和少许料酒;
为使鸡蛋的口感更加滑嫩,再掺入一点点净水;
调匀后,旺火热锅,爆香韭菜,将碗中的蛋液倒入锅中翻炒至不规则的块状,洒几点酒水翻炒后,便可出锅装盘。
蛋色金黄,银鱼雪白
就着香喷喷、热乎乎的银鱼炒蛋品酒
美味大享,胃口大开!
银鱼肉质细嫩的纤细身躯
配合着各式各样的烹调方式
无不给品尝者带来美味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