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很多人写字多年了,一些错误的书写习惯已经不好改了,但是也不是说没有改的余地。
要说练成书法家,那不现实,如果想尽快改善一下,把字写得好看一点,完全有可能。
下面这5种情况千万不要再写了,字丑就是因为这些原因,得赶紧改了:
一、像熟面条一样的字。
笔画太软,就像熟面条一样,没有力度,也没有停顿的节奏。
很多人写字,笔画太圆,缺少方折的力度,特别是短撇、横折、捺等笔画,写得跟熟面条一样弯来弯去的,没劲也没节奏感。
比如图中这个为字,撇与横折钩写得弯来弯去的一点力度都没有,不难看才怪。
二、像干树枝一样的字。
笔画太硬太直,就像是干树枝,直来直去缺少柔韧。
就有很多人写这种字,比如横画,写成直线,也没有顿笔,也没有弧度,也没有粗细,啥也没有,就一直线。
比如图中第一行右边的乙字,笔画太直太生硬。
那么,怎么才是最佳的呢?可以参考直稍弯这个词,笔画的弯曲程度要把握好分寸,太直太软都不行,而直稍弯,恰到好处,意思是,第一感觉是直,第二感觉才是稍弯,如果你写的笔画,让人第一眼看上去是弯曲的,那就完了,肯定是软绵绵的没有劲。
比如为字,应该这样写才有力度。
所以,写字笔画太弯曲的,改改吧,用直稍弯来控制好笔画的弯曲程度。
还有,笔画写得太直的,也要用直稍弯来改改,让笔画在保持第一感觉是直的前提下稍微弯曲一点。
三、没有点的字。
这里所说的点,是指动作点,简单地说,就是在每一个笔画上加上停顿点,至于停顿点加在何处,要看笔画的特点,比如短撇与斜撇的停顿点是在起笔之处,竖的停顿点在起笔之处,横折的停顿点在转折之处,捺的停顿点在收笔之前的捺脚跟之处。
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些停顿点,那么写出的笔画肯定看起来没有停顿节奏感。
下面这些笔画的停顿点,用黑色的点标注出来,在写字特别是写楷书的时候,应该顿笔,稍微用力,写出这些节奏点:
试想,如果去掉这些停顿点,那么写出的笔画就平淡无味,谈不上节奏变化。
但是,当快写的时候,因为时间关系,不可能把每一个笔画都加上动作点,怎么办,可以这样,当快写的时候,只要记住撇、竖、横折三个笔画不忘了加上停顿点即可,再说了这三个笔画的停顿点非常好加,只须顺势而为,不需要刻意点出(其余的笔画则是需要有意识的加上),这样,写字的时候不仅能有节奏感,还能写快了。
四、中间空隙太大的字。
那些丑字,有很多都是字的中间的空隙太大的字,这样的字看起来松散、零乱、不紧凑。
很多人写字不注意,随手一写就匆匆了事,从来就不注意字的中间的空隙是不是大了?
下图中打错号的字,就是字的中间的空隙太大了:
记住,以后再写字的时候,要留心字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大小,漂亮的字是这样:内紧外松。内部空间要想办法挤小,而外部空间要拓展变大,内小外大的空间布局,才能显出紧凑、凝聚、向心的结构态势,字也就格外好看、精神。
所以,以前写字丑的,是不是从这一点出发,彻底改善一下松散呆板散乱的字体,按照内紧外松的间架结构布局原理,就能一改过去字丑的现象。
第五、笔画一样长的字。
别小看这一点,这可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多数人基本都不注意把主笔写出来,总是写出的笔画看着一样长短,都差不多,缺少一个统领,缺少一个主要笔画。
相反,如果刻意地找出一个笔画,进行拓展、加长,那么整个字就有了主笔,就好比画龙点睛,让字变得有神气。
下图中的黑颜色的字,以及打错号的字,就是无主笔的,没有把主要笔画写出来充分表现出来,导致字丑,看起来呆板、平均、没变化、不精神。
那么,怎么找字的主笔呢?有没有规律?可以参考完整的视频教程:

专栏怎么找字的主笔,秘籍是30种规律作者:心灵飞书法136币273人已购查看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放主笔,而是还得把次笔进行收敛,次笔就是次要笔画,要在拓展加长主要笔画的同时,把次要笔画写得短一点,向着字的内部进行收,往字的重心之处收拢、靠近。这样,连收带放,同时进行,字就立马变精神变漂亮。
所以,笔画写成一样长就不好看不精神,如果有这个现象的,可得好好改一改,要按照主放次收的原理来写,主笔放,次笔收,字不漂亮才怪。
以上主要从字丑的原因分析了几种情况,很多都是常见的现象,并且许多人往往忽视或者压根就不知道,当你弄懂了、理解了、学会了,那么以后写字说不定就能得到改善,甚至对硬笔书法水平来一个较大的提高。
下面的这个教程,讲解示范了许多巧妙的练字法,有关于笔画的,有关于结构的,也有关于字的排列的,如需要,可以看看详细的视频:

专栏独门秘笈:心灵飞书法36计作者:心灵飞书法99币463人已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