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今天读初一上册文言文,第一篇就是《世说新语》中的《咏雪》,这些短小的文字,有时候也会碰到一些细思起来挺难的地方。
比如这句白雪纷纷何所似?
句子挺简单,大义就是下雪天,谢太傅和晚辈们在家里,见外面突然下起雪来,就问他的晚辈们:这漫天飞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只是,凡事经不起细想。
首先,何所是虚词的固定结构吗?
其次,何所似是何加所+动词的所字结构吗?
最后,如果是所字结构,那何用在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又怎么解释呢?因为所字结构是等同于一个名词性结构的。那本句中的动词谓语在哪里呢?
有人会说,这一句中的似就是动词像、相像呀。对,确实没错。但是,因为是在所+动词这样的所字结构中,所以,所似就摇身一变,相当于一个名词了。
这就尴尬了:白雪是主语,纷纷形容词作定语,即纷纷扬扬的白雪,何是宾语什么;所似是一个名词性词组。
那,谓语在哪里?
苦思良久,查遍网络,翻遍词典,皆无所获。
只好又回到文字本身。
先详注:
白雪,白色的雪花,与今语同,可仍译为白雪;
纷纷,凌乱的样子,可译为纷纷扬扬;
何,代词,什么;
所,助词,表所字结构;
似,动词,像,相像;
所有的教辅书都译作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或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这些译文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我觉得这仅仅是知其然。我更想要的是知其所以然。
楚永安《文言复式虚词》P122中说:表疑问格式的何所,可以转换为另一种形式,即所…者/何。那么这句何所似,就可以转换成所似者何。
如此一来,这句话的句式就完全通顺了,直译就是:纷纷扬扬的白雪所相像的(东西)(是)什么?
一来:疑问句中,代词何作宾语,要前置,故翻译时要后置;
二来:代词何作宾语,通常要加判断词是;
三来:所字结构所相像的东西才是真正的主语,纷纷扬扬的大雪是定语,何是宾语。
因此,白雪纷纷何所似?这句----
直译就是:纷纷扬扬的白雪所相像的(东西)(是)什么呢?
意译就是: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直译懂得了,意译又算什么呢?知道事情是怎样,这很容易;知道事情为什么是这样,这很不容易。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