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吃离家饭 - 吃年饭要喊出嫁的侄女吗

  • 出嫁吃离家饭 - 吃年饭要喊出嫁的侄女吗已关闭评论
  • 222 次浏览
  • A+
所属分类:随笔创作

女人过年的规矩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今天已是腊月二十五了,过了小年,就进入过大年程序了。

过大年,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活动,也是最热闹喜庆的活动,老小欢聚一堂,男女欢声笑语。但是,过大年也是有讲究,虽然今天的规矩少了,但多少还是讲究的。

(过年啦)

过年最重要活动之一是祭祀,国有国祭,家有家祀。在过去,年终大祭是朝廷最看重的祭祀,要祭天祭地祭祖宗。民间主要是祭祖,是过年时每家必做的事情。

祭祖这不是封建迷信活动,而是中国特有的怀念先祖故人的方式。在过年这么热闹的时候,向为这个家付出贡献的先人表表心意,也是应该的,且是必要的,是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的需要。

年终大祭,从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就开始了。大家都知道的是,祭灶就是普遍的祭祀活动。年终大祭,清明时期以北京的风俗最有代表性。从除夕开始,在家里挂出先人画像,用猪头、熟食、糖果等供着,一直到正月初三才停供。

(祭菜)

但是年终大祭与女人无关,这是男人的事情。

祭祖活动是不能让女人插手的,特别是经历不幸的女人,更不能沾边。如鲁迅小说《祝福》的女主角祥林嫂,因为她是寡妇,连祭祀食物都不能碰,碰到不洁利,会生晦气。虽然这是迷信,反映了过去中国人对幸福的渴求,在愚昧的年代,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虽然对女人极为平公!

过去女人过年时须忌讳的地方很多,归纳起来就是——管住嘴,不迈腿。

管住嘴是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即所谓忌口。

迷信认为女人的话最毒,尤其在过年的时候说。如果正月初一女人嘴里出现穷啊、死啊、病啊、败啊、倒啊、破啊……这些非吉祥字眼,全家一年都要走背运。

如果非说不可,则说代用词。

如家里的油瓶倒了,这不能不说,但倒要念得音重一点——到了到了,意思是福到了。

再如,煮饺子时饺皮破了,也不能说破,而要说饺皮挣开了,意思是饺皮开裂,来年挣钱多,多得都没有地方放了。

如果一不留神说错了,则要赶紧说句讨喜的话,最典型的是将碗打碎了,得高声说碎(岁)碎(岁)平安。

(过年包饺子)

那么,女人在过年时到底应该怎么做?老话是这样说的——

一是光做不说。

过大年男人享受,女人辛苦,又是备年货,又是准备食物,蒸馒头,包饺子,炸年糕,煮猪头,做年饭……都是家庭主妇的事情。现在虽然男女都动手了,但多数家庭还是以女人为主劳力。主归做,不要抱怨!

一是不做不说,只管吃、玩、睡——要学会做懒女人。

洒水、扫地、倒垃圾、倒污水、裁剪、缝补……这些女人日常必做的事情,在正月头几天都是禁止的。如果勤快反而不好,迷信认为会把家里的福气扫走、钱财倒掉、运气剪断。

(女人过年)

当然,过年时男人和小孩子也是要忌口的,只是比女人要求松一些。

不迈腿是忌门,这对女人的要求更严。

忌门可以理解为两种情况:一忌回门,二忌出门。

忌回门,是女人不在娘家过年、吃年夜饭,这是过去最忌讳的。中国人对年夜饭相当看重,一年不赶,赶年三十晚,就是这道理。每年一度的春运难题,就是这顿年饭夜必须要吃导致的,再忙也得在年前赶到家,这样才团圆。

(福猪)

出嫁闺女为何不能在娘家吃年夜饭?这从民间信仰上可以找到答案:如果在娘家吃,会把娘家的钱财运带走,即常说的吃穷了,凡懂事的女儿是不会吃娘家年饭的。

所以,现在还在忙,未能回娘家的女性网友,送年货要赶紧回娘家。值得一说的是,如今不少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两家合一家,这种讲究就没有了。

事实上,不只是过年,就是其它节日出嫁姑娘也不能在娘家过。

(回娘家)

如中秋俗话说宁留女一秋,不留过中秋。出嫁的女人在娘家过年过节,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被夫家休了,所以,大家都忌讳的。

忌出门,指女子在正月初一、初二(有的地甚至一直到初五),是不允许女人出门拜年的,要守在家里,即女人岁首不出门。

这个禁忌的出现,可能是受到新年里男人第一次出门见到女人不吉利说法的影响。当然,这是没有道理的,新时代新女性,男人在新春见到美女才开心呢!

夜行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