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12月16日,《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公布202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逆行者、打工人、后浪等网络热词入选。获提名的年轻人不讲武德,耗子尾汁一起去爬山吗?等因缺少正能量,没有入选;网抑云等谐音梗也因语文智慧不足,未能入选。
据悉,本次发布十大网络流行语,经过了读者推荐、网络海选、专家评议三个阶段。读者一共推荐2020年网络流行语条目270余条。在此基础上,编辑部根据流行度、创造性的高低,初步遴选出27条进行网络海选。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师大、浙江师大、四川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所与高校的专家参与评议。专家建议,主流媒体发布年度流行语条目,应倡导充满阳光的数字化生存。流行语聚焦一个国家或地区民众关心的话题,除了概念意义外,往往有着轻松活泼、幽默诙谐、自嘲解嘲的情感色彩。《语言文字周报》执行主编杨林成认为,有些流行语的意思、声音、形体上附着风致与情韵,这些带有辞趣、充满智慧的词汇生命力会更强。
网络流行语破圈而出,全民流行语显著增多
比较新近发布的几份汉语流行语榜单,能发现不少共性,许多词语反映出民众共同关心的议题,成为社会文化的一种镜像。透过流行语榜单,可以窥见鲜活的中国网民生活百态。今年,逆行者同时成为多份榜单的榜首,因为时代赋予了它新的意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以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等为代表,各行各业涌现出了大量挺身而出的集体和个人。如今,逆行者多用于指代那些在新冠疫情阻击战中不顾个人安危去挽救他人生命的人,这种巨大勇气与无私担当让他们获得最美逆行者的称号。在杨林成看来,今年围绕新冠疫情,产生了一大批热词和流行语,堪称词族,比如战疫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火/雷神山云监工不约而同等。
近年来,汉语流行语出现一个趋向,即有些词只在一个特定的社交圈里火爆,在某一年龄层的网民中刷屏,圈外人则感到陌生,能够让网民广泛认同的流行词并不多。但今年的特殊状况,导致不少网络流行语破圈而出,蜕变成全民流行语。2020年,在B站走红的后浪、网红玩梗诞生的打工人、伴随热搜事件普及的社会性死亡等都进入了流行语排行榜,曾经只在一定的网络社群中流行的语言,与主流纸媒与新媒体的共振越来越多,甚至成为全年龄段人群通用的爆款。今年6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指出,网络语言经历了从舶来品到本土化的发展路径;它呈现给公众的样态,从起初的多语码化发展为当下的多模态化;它不再是当初网络达人的专利,而成了网上网下的大众所共用、共有、共享的语言。
对于流行词的评选,有专家提醒:尽管网络热词鲜活生动易传播,但简练表达过滤掉了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利于使用者提升文学素养、锤炼语言能力。更需要注意的是,入选榜单的阴阳怪气类流行语,其使用有着特定语域,不适合书面语表达。有高考语文阅卷老师还提醒,学生书面作业中应谨慎使用网络用语,尤其在考试作文中使用不规范用语容易被扣分。
汉英流行语凸显差异,反映周遭世界的现状,折射社会环境的变迁
而在英语国家盘点的2020年度热词中,新冠疫情同样是绕不过去的核心。《牛津英语词典》史无前例地选出数个年度词汇,包括新冠肺炎(COVID-19)、在家工作(WFH)、封锁(lockdown)等。《剑桥词典》将隔离(quarantine)作为2020年度词汇,封锁(lockdown)则被《柯林斯词典》选中。柯林斯语料库的记录显示,封锁一词的使用量在过去一年间增加了6000%。
这一年的新冠疫情、政治动荡和社会紧张局势让欧美国家的民众陷入焦虑,工作、学习、购物和社交方式因此改变。柯林斯语言内容顾问海伦·纽斯戴德表示,选择封锁作为年度词汇,是因为它浓缩了数十亿人为控制疫情而不得不限制自身日常生活的共同经历。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ing)和自我隔离(self-isolate)等与疫情有关的词汇也在热词之列。
流行语是社会变化最简洁的记录仪。专家认为,比较汉语和英语高频词的异同,可以发现:中国已逐渐走出疫情,流行语中透露出更多正能量;而欧美仍为新冠肺炎所困,社会生活尚未正常化。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ing)在英语语境中原本是比较冷门的词汇,今年却在美国街头到处可见。流行语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李明洁教授认为,语言是对周遭世界的反映,新词汇和具有新意义的历史词汇不断涌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社会环境的变迁。
附:《语言文字周报》版202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逆行者
逆行即反向行走,是危险的,在道路交通上是被禁止的违法行为。逆行者是指反向行走的人,本来是一个贬义词;而今年的流行语逆行者则是一个褒义词,用于指代那些在新冠疫情阻击战中不顾个人安危去挽救他人生命的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以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等为代表,各行各业涌现出了大量挺身而出的集体和个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抗击新冠病毒中表现出来的巨大的勇气与无私的担当,让他们获得最美逆行者的称号。逆行者位居2020年头条搜索第一名。
甩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美国部分政客歪曲事实,编造谎言,妄图通过向中国推卸责任来转移视线,掩盖自身抗疫不力的事实。在我国的官方回应和媒体报道中,甩锅一词频繁出现。甩锅即推卸责任,将自身的责任转移出去,让别人来承担。源于背锅,而背锅又是惯用语背黑锅的缩略。同样是锅,背锅的锅是指并非自己应担的责任,而甩锅的锅则是指自己应担的责任。
后浪
流行语后浪,大致是指90后、00后一代。在热播短视频《后浪》中,演员何冰走上舞台,以前辈的视角发表一段深情的演讲,献给新一代的青年们。年初以来,疫情肆虐,人们关注到了在危难关头青年一代的担当与勇气。何冰在演讲中以后浪喻指青年一代,表达了对他们的认可与期许。视频一经发布,便引起高度关注,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新媒体营销案例。后浪跻身顶流,一是因其节引自为人熟知的词语 ,具有较高的语义透明度;二是切合了当代青年迎难而上、拼搏奋进的精神风貌。
打工人
打工人一夜爆火,其实这个词是旧瓶装新酒。据说,打工人被当成梗,与一名网红的视频有关。他曾发布了几条短视频。在其中一条视频中,他做出要出门打工的样子,对着镜头说:勤劳的人已经奔上了塔吊,你却在被窝里伸了伸懒腰,你根本没把自己生活当回事儿。早安,打工人!这种自我调侃的句子,很快引起网友的转发和戏仿。打工人,原本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通常为外来务工人员。今天,一声打工人,在平凡中透露着追求,在隐忍中透露着坚强。虽然人在打工,但却不卑不亢,有着自己的尊严。
爷青回
即爷的青春又回来了的缩略语。2020年,B站用户一共发送了22亿条弹幕,其中爷青回被发送了超540万次。网民们爷青回用来表达再次见到曾经熟悉的人和事物时的一种喜悦之情。那些年的人物、影视剧、游戏、动画,旋律,一旦出现,不少网友往往会发出一句慨叹:爷青回!与爷青回密切联系的,是爷青结,意即爷的青春结束了。多用于慨叹自己喜爱的或关注的事物的消失或结束。
凡尔赛/凡尔赛文学
凡尔赛即凡尔赛宫,是巴黎著名的宫殿之一。网络热词凡尔赛源自日本少女漫画《凡尔赛玫瑰》,其中刻画了十八世纪末凡尔赛宫的浮华奢靡。今天网友们以凡尔赛借指刻意炫耀高档、奢华生活的做派。凡尔赛文学的经典套路是:不经意地用反向表述来炫耀自己的优越感——先抑后扬,明贬暗褒,有时再加上适当的自问自答,草蛇灰线地流露出贵族生活的线索。随着凡尔赛凡尔赛文学爆火,还衍生出了入门凡低级凡高级凡等不同级别的装腔作势。
你品,你细品
干啥啥不行,阴阳怪气第一名。2020年,网络上流行着一种阴阳怪气的腔调。你品,你细品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此处有猫腻,此事不简单!你需要时间思考才能弄明白的。仿佛说话人自己对背后的真相已了如指掌。其实很多时候也只是一种故弄玄虚。你品,你细品来源于网络上一段搞笑视频——视频中,男子劝老婆不要买包,让她在买包和买房两个选择中思考,对他老婆说:你品,你细品!这个有点搞笑的视频,一时间被网民们竞相使用。
有内味了
有内味了是一句北方方言。那在口语中可读作nèi,借用内来表示。全句可还原成有那种味道了,或有那种感觉了。2019年初,有内味了随着一些京味儿视频在网上出现,经由电竞圈衍生出了有××内味了的梗。作为今年突然火爆的网络流行语,它带有诙谐色彩,表示正宗、地道、棒等新义。网民们用以表达调侃、吐槽;或表达对赞扬与认同。
内卷
内卷(Involution),或作内卷化,最开始是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用来解释为什么农耕社会长期没有大的突破的一个术语。后来,用法泛化,被用来解释为什么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流行语内卷,描述的是各行各业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有限资源的存量厮杀、零和博弈。内卷可缩略为一个字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能拼尽全力,以使自己获取少量的竞争优势。在内卷文化的裹挟下,大家活得都很累。
社会性死亡
有人将死亡分为肌体死亡代谢死亡和社会性死亡三种;亲友和邻居所公知的死亡,叫社会性死亡。在网络上,这个词被用来借指一个人名誉遭到严重损失的社交隔断。2020年11月,清华学姐误斥学弟性骚扰,将其社会性死亡的风波,让这一名词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在这一事件中,社会性死亡被用来描述个体遭遇网络暴力后陷入社交往来被阻断、社会声誉被倾轧的困境。揭发对方的疑似不道德或违法行为,将其公之于众,摧毁这个人的社会形象和社交圈子——这种戾气浓重的社死打击,侵害了个人隐私,不合法律精神。
作者:宣晶
部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编辑:许旸责任编辑:柳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