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作者:新风学术网
本篇是以会计学毕业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研究》为例,主要介绍会计职业道德论文提纲,以下是论文提纲范例,仅供参考。1 绪论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 选题背景1.1.2 研究意义1.2 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1.2.1 利益相关者相关文献回顾1.2.2 会计政策选择立场相关文献回顾1.2.3 文献评述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1.3.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3.2 论文的创新之处1.4 研究方法2 关键概念及理论基础2.1 论文所及的关键概念2.1.1 利益相关者2.1.2 会计职业判断2.2 理论基础2.2.1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理论2.2.2 企业契约理论3 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3.1 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现状3.1.1 会计职业判断动机的现状3.1.2 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现状3.2 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问题分析3.2.1 长期以来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忽视3.2.2 过分偏向特定的委托代理关系,并未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3.2.3 忽视管理层的决定性作用4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影响因素分析4.1 主体因素4.1.1 主体的职业道德水平4.1.2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4.2 非主体因素4.2.1 宏观环境因素4.2.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能力5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公正立场及其保护机制的建立5.1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的立场5.2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公正立场保护机制的建立5.2.1 完善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的支持环境5.2.2 完善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主体的监管和激励机制5.2.3 完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机制6 主要观点、不足与展望6.1 本文的主要观点6.2 研究不足与展望本文结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我们越来越耳熟能详全球范围内因会计信息失真而给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带来巨大损失的会计丑闻,从安然公司的破产到世通公司的被收购重组,从琼民源事件到银广夏事件,个个触目惊心。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归根到底是相关会计职业判断主体在对经济业务和相关的会计数据进行会计职业判断时,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会计公正的判断立场。因此,本文通过对当前会计职业判断立场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会计职业判断的立场研究缺乏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工具,在一般性描述了几类不同利益相关者所认可的会计职业判断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得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的立场,分主体和非主体探索其影响因素,认为考虑到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的存在过程中发挥着各不相同的作用,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认为单单注重某个或者某类利益相关者的立场都是片面的,实现会计公正的立场才是可取。最后提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判断公正立场保护机制的建立应该在完善对会计职业判断主体的内部管理和激励机制、和完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机制上下足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