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乡愁四韵
作者: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年轻的余光中
诗人曾经这样自问,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对于这位生在大陆,长在台湾,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游历于欧洲的中国文人,乡愁到底意味着什么?余老不说一张红海棠、一片白雪花、一朵香腊梅,而偏说一张海棠红、一片雪花白、一朵腊梅香,严沧浪曾说过:诗有别材,非关理也;诗有别趣,非关书也。此处别材、别趣指的就是无理而妙的特征,所谓无理是指因这种逆常悖理而带来的意想不到的诗美、诗味。
这首诗让人直接放弃了心里防备,余光中柔软狠辣的诗句一遍遍碾过,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像一坛老酒,让人无声饮下,无力但必须体味故乡和远离这个严肃的命题。忽然让人觉得离家就是必然的命运,是必经的旅途,前方路茫茫,身后是故乡。
今日悲闻余光中先生辞世,享年90岁。文坛大师梁实秋称赞余老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余光中,在现代诗、现代散文、翻译、评论等文学领域都有涉猎,受到梁实秋赏识后出版诗集处女作《舟子的悲歌》;毕业后,更与覃子豪、钟鼎文、当时文坛上活跃的青年诗人们共同创立蓝星诗社,《蓝星》周刊也成为文坛一本非常有影响力的着作。
很多人对余光中的印象源于《乡愁》(课本必学)。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小小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但可能你不知道的是创作《乡愁》时,余光中不过二十余岁。事实上,余老的乡愁早已贯穿整个人生,整个诗文创作。
(《乡愁四韵》这首诗被谱成曲了,罗大佑也唱过大家也可以去听听)
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