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媒体人周刊去年春节回家,不小心把手机钢化膜摔裂了,于是乎上街找地方贴膜,因为疫情3年没回家,街上变化不小,踅摸了半天终于找到一家小小的手机维修店。店主打量了一下我,又打量了一下手机,打量了一下手机,又打量了一下我,弱弱的问道:你是XX吗?我定睛一看,这不是我的高中同学大史嘛!
大史其实并不大,身高不到一米六五,整个人瘦瘦小小的,当年别人给他起这么个外号,更多是揶揄的成分。不过这么瘦瘦小小的大史,却是当年高中里有名的混子群体中的一员,每天跟着两位大哥一起逃课、旷寝、抽烟、喝酒、打架,可谓是五毒俱全。但另一方面大史又跟他的兄弟们不太一样。
首先,大史的学号是8号。这说明他是考进来的。我的高中是我们市唯一的一所重点高中,每年只有全市中考前200名的学生,才能够光明正大地入学,成为高一16个班级里学号前列的天选之子,而且其他学生都要缴纳不菲的赞助费。可以想见,大史当初在自己的初中肯定也是同学羡慕、老师宠溺的好学生,至于为何上了高中却迅速蜕化成一个混混,我始终不得而知。
其次,大史很有责任感。大史是我们班的生活委员,掌管班费这一财政大权,但每个月都会把班费账目算得明明白白公布出来,而且平时还经常号召大家捐献废纸换钱,到高一分班时,每位同学还都分到一笔结余的班费。一个时不时需要买烟、买酒、孝敬大哥的小混混,居然能够对班费敬而远之,我认为这是非常难得的了。
不过,大史最后还是折在了钱上。高二下学期,大史在大哥的撮合下认识了一个姑娘,一来二去就迅速搞在了一起。一个月后,姑娘把大史堵在学校门口,怀了,要2000块钱处理费。这2000块钱可难为住了平时兜里50块钱都没有的大史。当时也有人劝他,这姑娘十有八九是大哥给你下的套,孩子到底是谁的,甚至于有没有孩子,都是说不准的事。然而大史还是坚持要负责到底,最后也终于凑齐了2000块送走了姑娘。
可是过了不久,警察就来到学校,带走了大史。原来大史为了凑钱,在网吧偷了好几部手机,其中一次被监控拍了个清清楚楚。最后好像是被判了1年。我们为高考奋战的那一年,他都是在看守所里度过的。后来我去外地上了大学,就再没怎么听说过他的消息。只记得有一年去探望班主任,老师提到他时止不住的叹息。确实,以他的入学成绩,如果不是瞎混,上个211甚至985都没问题,谁曾想最后落得个锒铛入狱,不到18岁的年纪,整个人生急转直下,让人唏嘘。
看着眼前专心致志贴膜的大史,我很想问问他这些年过的怎么样,但终究还是没有开口。不得不说,他的手艺确实不错,工作干得又快又好,看来他的聪明负责还是给他带来了一定的优势。付款时他推辞了两次便不再坚持,收款的微信账号头像应该是他一家三口的合影,合影中大史那淡淡的笑容也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那些社会底层小混混大都是什么结局?如果他们能早一些迷途知返,远离所谓的江湖、义气,去寻一份安稳的工作,给自己和家人一个幸福的保障,大概就是他们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