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编者按:即日起,在掌上春城APP滇印记-让文物会说话栏目板块,讲文物活动上线。掌上春城和云南省文物总店将邀请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省博物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与广大市民来一场线上的穿越历史之旅。通过把文物收藏、保存、研究、传播、展示、教育融合起来,让更多的市民们通过网络对文物知识的学习、了解,加入到传承历史保护文物的行列中来。
掌上春城讯古滇国曾出现在热播剧《龙岭迷窟》中,剧中认为,搬山一派苦苦寻找的雮尘珠就在古滇国的献王墓中。那么古滇国在历史当中真的存在吗?又是何人建立了神秘的古滇国呢?让我们一起在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蒋志龙的讲述中,来了解一下吧!
谈到古滇国,我们就能想到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当中的记载,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有劳浸、靡莫,皆同姓相扶。据史料记载,秦朝时期,在开五尺道通云南后,秦王朝曾在滇北置郡守治理云南的滇中一带。蒋志龙介绍,西汉初年,由于汉中央王朝国力较弱,主要精力用于应付北部草原地区的匈奴,无暇顾及滇地。直到汉武帝元封二年,汉王朝以兵临滇,滇王举国降,请置吏,入朝,汉武帝接受滇王归附以后,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汉朝在滇中地区设置益州郡,并赐滇王王印,让其仍然统治他的百姓,虽然滇国地方不大,但深受汉朝宠爱。
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滇国在云南历史上大约存在了五百年,出现于战国初期而消失于西汉初年。
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滇国的第一个君主是来自楚国的庄蹻,他是有文献记载的内地第一个进入滇池地区的官方人物。公元前278年,楚国遣楚将庄蹻率领一支队伍到达滇池地区,他的目的是征服当地的滇人归附于楚国,征服当地人后,因为回去的路被秦国所断,就留在滇池地区,以滇池为中心建立了滇国。都城在今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镇,庄蹻统治古滇国时期,大多进入了青铜时代,这里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农业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规模。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出兵征讨云南,滇王庄蹻拱手降汉,并请置吏入朝,汉武帝则以滇池地区为中心设立了益州郡,并赐给了滇王王印,让他继续统治他的百姓,而晋宁石寨山出土的滇王之印进一步证实了滇王国的存在。
滇国相印封泥
1959年,石寨山第二次发掘清理的第六号墓出土的黄金质地的‘滇王之印’,可证历史上确实存在着古滇国。司马迁对‘西南夷’滇的记载是可信的。有学者推测石寨山第六号墓可能是末代滇王的墓葬,至于其他滇王的墓葬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蒋志龙介绍说,2014年以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国家文物局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晋宁区的上蒜镇持续开展石寨山古墓群大遗址考古工作,田野考古工作取得突破性的重大进展,极可能发现了古滇国的都邑(都城)。
通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工作,勾画出古滇国疆域的基本轮廓:北抵东川,西到楚雄,西南连元江,南接蒙自,东含曲靖全境。他们皆同性相扶,据地南北长约四百公里,东西宽约两百公里。
自5月29日,掌上春城和云南省文物总店联合推出的2020云南•昆明网络文化节系列活动滇印记-让文物会说话正式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滇印记-让文物会说话栏目旨在通过对云南各时期文物的介绍,宣传和宏扬古代云南文化的成就。同时,由于云南文化的自身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栏目中,小掌也将介绍云南周边文化遗存和文物精品。希望通过这类介绍,能让人们进一步了解云南的悠久文化传统,并加以宏扬光大。
故事介绍人:蒋志龙
掌上春城记者:吴楚
掌上春城实习记者:王璐
责编:张曦
编审:周晓雪
终审: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