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卡波耶拉(Capoeira),也叫卡迫威拉、卡波拉、卡波卫勒,称为巴西战舞,是一种16世纪时由巴西的非裔移民所发展出,介于艺术与武术之间的独特舞蹈。虽然其伴随音乐节奏以通常为两人一组的方式而起舞与一般舞蹈雷同,但是舞蹈动作中结合了大量侧空翻、回旋踢、倒立等武术动作,却被认为有极浓厚的战斗用途。虽然已经存在数百年,但一直到1930年代以后卡波耶拉舞才正式地被允许在民间习授流传,由于这种舞蹈起源于非洲却又融入了相当程度巴西本土原住民的文化特性,因此被认为是巴西最重要的本土文化象征与国技之一。
由于最早是以口述历史的方式代代相传,"Capoeira"这个名称的由来与舞蹈的起源,早已在时间的洪流之间遗失了。关于其命名的解释众说纷纭:一些巴西的学者认为它源自巴卡波耶拉西当地原住民图皮人(Tupi)的语言中,农人要进行火耕时将森林用焚烧或砍伐的方式所辟出的林间空地,这可能与奴隶在逃亡时,在森林中的临时聚居地有关;在葡萄牙文中,这个字意指大型的鸡窝或其他鸟类居巢,可能是用来暗喻进行奴隶买卖时,用来囚禁货物的设施;著名的刚果学者奇亚·布恩赛奇·伏奇奥博士(Dr. K. Kia Bunseki Fu-Kiau)则认为"Capoeira"一词其实源自刚果语(Kikongo,刚果的官方语言之一)中的"Kipura/Kipula"这个字,意指拍翅、跳跃、挣扎、鞭笞--这些全都是两只公鸡在相斗时所做的攻击与回避动作,因此他认为这个字应该是泛指所有以斗鸡的技巧为基础所衍生出的打斗方式,非常符合卡波耶拉舞这种兼具舞蹈与武术用途的表演动作,因此也有人将"Capoeira"译为"巴西战舞",或因为其技击型态多以腿部攻击为主,而称之为"巴西腿法"。
在16世纪时,葡萄牙人自西非地区大量引进了黑人奴隶到南美洲,而被运往巴西的人数就占了移入人口约42%的比重。在这些被送到巴西的人口之中,来自安哥拉、刚果与莫桑比克等地的班图族占了很重要的比例。这些非洲来的新移民将他们在家乡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带到新世界,但由于拥有他们的葡萄牙主人蓄意地压制,许多活动是无法明目张胆地举行。有说法认为卡波耶拉是在这种环境下生成--奴隶们表面上是进行这种舞蹈作为信仰仪式,但暗地里却利用它来练习武艺,以求有朝一日能用来对抗奴役他们的主人。有说法认为卡波耶拉是源自这些非洲黑人们在短暂逃离他们的葡萄牙奴役者之控制时(1624年至1630年间,荷兰入侵巴西,造成许多巴西的农场或甘蔗园停摆,大量奴隶逃入邻近森林地区),在森林的藏匿处中以部落般的形态聚居,并且开始练习发展一种可以抵御葡萄牙人进攻的徒手武术。
没有规则。你的伙伴的动作和能量以及音乐将指导你的动作。正因为富有创造性和表演的自由,它才会如此让人愉悦。它是如何改善你的身体和精神的?卡波瑞拉其实分为两部分:你的表演和阻止伙伴表演的能力。使用你的直觉,同时提高你的能力。推动自己就会改善体能。你会变得更强壮,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卡波瑞拉让你接触到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它很依赖本能,你必须一直在运动中。
正因为卡波耶拉把武术融合在舞蹈里,是"舞"也是"武",这种格斗术,正在全球蔓延。
流派
卡波耶拉的发展已有数百年历史,因此发展出许多风格与重点互异的流派,是理所当然的现象。虽然,如此的划分并不见得能完全解释各派表演方式的异同,也存在有许多风格比较不明确的混种表演方式,但一般来说,现代的卡波耶拉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大流派:
安哥拉卡波耶拉
安哥拉卡波耶拉(Capoeira Angola)的命名来源不是很明确,但一般认为,此名称应该来自于当初被运送至巴西的非洲人里面,为数不少的安哥拉班图族人。安哥拉卡波耶拉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较正统的卡波耶拉,通常会使用比较慢,比较低姿态、隐动微妙的动作,以比较近距离的方式让两名舞者互动。安哥拉卡波耶拉比较注重卡波耶拉舞的宗教性,与正统舞步的传承。不过,虽然传统的慢速舞步在此流派比较常见,但也存在有使用节拍快速的音乐、非常有律动感的安哥拉风格跳法,差异性比较大。
耶吉欧纳卡波耶拉
耶吉欧纳卡波耶拉或 "区域性"卡波耶拉(Capoeira Regional,regional在葡萄牙文中也是代表"区域性"之意)是一种比较新式、比较武术取向,由宾巴师傅开始倡导的改良式卡波耶拉舞。宾巴师父利用这样的改良将卡波耶拉变成一种比较能广为一般民众所能接受、具有主流风格的运动方式,也希望能透过这方式尽量减少地下帮派时代卡波耶拉给人的坏印象。虽然耶吉欧纳卡波耶拉偶尔也可以像安哥拉流派那般,搭配比较慢的音乐来表演,但一般来说此流派还是以非常快、较具有韵律感的方式来进行。不过可能让大部分的人感到意外的是,耶吉欧纳卡波耶拉并不像想象中那般,有很多花俏的表演性动作,相反的,它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战斗用武术。
另外一个可以看得出耶吉欧纳卡波耶拉之武术取向的特色,在于此流派拥有类似其他武术(如跆拳道、空手道)在使用的升级系统。此派的参与者通常会佩带一条当作腰带用的彩色绳子,称作"corda"或"cord?o",来辨识他的等级。
当代卡波耶拉
当代卡波耶拉(Capoeira Contempor?nea)并不真的是一种流派,而是泛指一些同时融合安哥拉与耶吉欧纳风格,甚至混入其他当代舞蹈与音乐元素的混种卡波耶拉舞,通常不同的团体拥有自己不同的诠释方式,有些非常新进的团体,甚至将卡波耶拉转变为一种注重花式技巧的运动风格,而非传统的文化表达活动。一些现代流行舞蹈,例如霹雳舞(Break dance),就被认为可能是源自或至少融合了部份卡波耶拉舞的概念,逐渐转变而成。
卡波耶拉是一种非洲与巴西文化结合的武术形式。从十五世纪,由送往南美洲的西非奴隶发展,其中有将近一半流传至巴西。这些奴隶之所以发展出卡波耶拉这样的武术,目的是想藉此保存随他们远渡重洋的文化与宗教。事实上,卡波耶拉的背后正代表着非洲奴役和压制的血泪史。
随着奴隶制度的废除,这些生活在巴西的非洲奴隶因为长期失业的关系,辗转加入甚至组织了帮派。卡波耶拉这项武术也因而与犯罪或反政府等活动划上了等号,而在 1892 遭禁。练习卡波耶拉也因此成了地下活动,一直到了 1937 年,巴西总统欣赏过卡波耶拉的表演后才下令允许设立第一所传授卡波耶拉武术的学校。自此之后卡波耶拉便成了巴西的国家运动,更在 1970 年代间,迅速风靡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