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之所以有人认为孙太后和朱祁镇厚颜无耻,大概是因为夺门之变吧!
土木堡之变后,22万明军全军覆没,朱祁镇成了俘虏,瓦剌大军伺机南下,准备一鼓作气灭了大明,京城阴云密布,人心惶惶。
国不可一日无君。当时朱祁镇有个儿子,叫朱见深,但当时只有两岁,还是个宝宝,无法应对危急局面。
关键时刻,于谦挺身而出,力挺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当时,孙太后也是支持的,因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保住京城才是当下最要紧之事。
可见,孙太后是深明大义,顾全大局的女人!
后来,在朱祁钰的英明领导下,在于谦的运筹帷幄下,京师保卫战取得了成功,瓦剌被击败了,灰头土脸地逃回了草原!
本来,瓦剌想利用朱祁镇这个人质,索要巨额赎金的,但想不到的是,明朝很绝情,根本不管朱祁镇的死活,重新立了一个新皇帝,朱祁镇成了毫无利用价值的人。
瓦剌偷鸡不成蚀把米,气不打一出来。
后来,瓦剌在高人的指点之下,将朱祁镇放了回去,这一招非常狠毒。瓦剌知道,朱祁镇回去之后,必然与朱祁钰争夺皇位,明朝或将陷入内乱,他们正好趁火打劫。
不过这次,瓦剌如意算盘又落了空,因为朱祁镇回去之后,立马被关了起来,管吃管喝,但就是不准出来。
朱祁钰没有杀掉哥哥,之所以如此,一则是他不够心狠,二责他考虑孙太后的势力,三则太掉以轻心了。
期间,朱祁钰废了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此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此时,最心痛的是孙太后,还有就是朱祁镇,但孙太后势力太弱,于谦又站在朱祁钰这边,孙太后孤掌难鸣。
然而第二年,朱见济突发疾病死了,孙太后听说此事之后,内心一定是狂喜的,因为朱祁钰只有一个儿子。
但随即又坐立难安,因为朱祁钰才三十岁,还可以再生一个儿子。后来,她私底下找到了徐有贞、石亨等人,与他们密谋大事,对他们许以高官厚禄,事成之后,怎样怎样!
本来,徐有贞和石亨是朱祁镇的人,朱祁钰当权之后,他们处处受排挤,处处受打压,非常憋屈,一天到晚盼望着太上皇复位。
恰好这天,朱祁钰得了重病,徐有贞见时机已到,在征得孙太后的同意之后,带着四百禁卫军,闯入南宫,将朱祁镇迎了出来。
第二天凌晨,病重的朱祁钰听到了上朝的钟声,知道发生了政变,大叫一声:难道是于谦吗?
太监回答:不是,是太上皇复位了!朱祁钰颓然坐倒,连说三声好,好,好!
真替于谦感到悲哀,一片赤诚之心,对得起天,对得起地,对得起良心,然而最后,朱祁钰却反倒怀疑他。
一个月后,朱祁钰不明原因暴亡,于谦被以谋逆罪处死,朱祁钰的嫔妃被赐死殉葬。
看到这,大家觉得孙太后和朱祁镇厚颜无耻吗?
似乎有那么一点,但政治就是这么残酷,权力争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不心狠一点,是活不了太久的。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