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诗词有约,一号诗巷欢迎各位的到来。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人间多苦难,如果没有一份乐观、淡泊的情怀,或许人生中的苦难就会被放大,而我们也就自然不能体会到生命的真正意义。
这样的道理,早就被古人予以总结和诠释。
李白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刘禹锡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苏轼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诗句就如一束束灯光,能够让人于茫茫俗世中看到希望。
抚慰人心的古诗词,若细细论来,的确很多。那么在本期,我们不妨一起来欣赏一首欧阳修的诗作,此诗用56个字完美诠释了至高的人生境界,读完后直觉整个身心都通透了。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宋·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醉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这首诗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期间。因为在年轻的时候,欧阳修曾和友人们一起游览过洛阳,曾经的壮游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欧阳在滁州登上怀嵩楼的时候,不免生发感慨,乃作诗以寄兴。
怀嵩楼是唐代的名相李德裕所建。之所以要建这座楼,主要是因为李德裕曾被贬至滁州,一直将洛阳视为第二故乡的他,对嵩洛格外思念。本着这段情感,李德裕修建了怀嵩楼。
诗在首联中点题、怀人: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云烟绕着城郭,先贤曾在此处修建楼台以怀念嵩洛。绕匝几重几个词充分刻画出了云烟缥缈、来去不定的情景,也从侧面道出了怀嵩楼至高的地理位置。
后面一句直接点出人物,将人物与楼台联系起来。而作者之所要将昔人李德裕拉来入诗,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怀嵩楼的修建者,更是因为自己与李德裕有着同样的人生遭遇,以及对嵩洛有着同样的情感。
就如黄庭坚和秦观之间一样,黄被贬,处于在人生低谷期的他,也不免道出了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的心声。
一写风景,一拉人物,二者结合,诗味的浓郁感也就出来了。

专栏诗词联写作精讲,带你快速入门作者:一号诗巷139币90人已购查看
作者登上怀嵩楼,当然会看到更加具体的景色,而这些在接下来的颔联中就有详细的涉及: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秋深霜降,木叶飘零,所以山的轮廓也便显现出来。野菊花争相开放,此时正适合饮酒抒兴。
在首联中,因为有吊古之向,所以我们能够明显感受到几分沧桑与伤感的韵味。但是这里的颔联却反而显得比较恬淡自然,又让人从首联的低沉情绪中走了出来。
作者没有继续围绕自己的遭遇去吐槽,他登高望远,一心在享受风景的美妙。霜林山野菊酒妥当搭配,构成了一幅色彩淡雅、意境古朴的深秋图。
一个争字将山活化,颇为有神;一个浓字又将酒美化,颇见韵味,彰显了作者的匠心所在。
颈联在优美中自带几分铿锵之力: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在秋风款款下宽衣解带,享受这难得的凉爽,画角的声音不时从远处传来。依着栏杆,看那斜阳映照着挺拔的青松。
情语总是承载于景语中,颈联从听觉与视觉两个角度出发,写出了景色之胜。前一句用解带二字将作者洒脱的形象与开阔的胸襟予以体现。读这一句,让人不禁想起了诗佛王维笔下松风吹解带的疏放情景。二者虽不同时、不同境,但那份怡然自得的心境却是可通的。
后一句借青松这一物象,在突出画面立体感的同时,也把作者顽强不屈的意志体现出来。从写法而言,此处也可以看作是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专栏诗词写作精讲,带你玩转格律诗词作者:一号诗巷139币471人已购查看
会须乘醉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看过风景,联想自生,尾联属于虚写。这里风景如此迷人,一定会引来更多的佳客,在冬日踏着白雪来欣赏无瑕的世界。
作者在最后一联中,道出了自己的美好愿望。他由眼前的秋景联想到了冬日的雪景;欣赏了秋景的壮丽,他更期待去欣赏冬景的冰清玉洁。并且,不光如此,作者还希望这样的风景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
作者的表达朴素而又真诚,很符合常人的心理。比如,我们总想把自己看到的、希望看到的美好事物与人分享,从而放大它的美,让它的美感染更多的人。
当然,通过群玉峰三个字,我们也又一次看到了作者那颗不曾屈服、不受污染的高洁诗心。
诗以这样的语言收篇,不但升华了情感,更是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真叫个韵味无穷。
欧阳修的这首诗,一扫贬谪诗作之消沉韵味,写出了优美且大气的意境与至高的人生境界,读完后,整个身心都通透了。
款款秋风催菊酒,斜阳影里坐推杯;各位看官,对于欧阳修的这首诗,你认为写得如何?欢迎在评论区简说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