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本月7日,伊拉克总理卡迪米的府邸遭到无人机袭击,卡迪米没有在袭击中受伤。
伊拉克军方发言人叶海亚·拉苏尔7日表示,当天三架携带了爆炸物的无人机是从巴格达东北方向大约12公里的地方起飞,两架被安全部队拦截并击落。第三架击中了总理官邸,导致部分房屋受损。

专家分析:无人机为何能够成为恐袭武器
遭袭的总理官邸在巴格达安保严密的绿区,这里也装配有严密的防空系统。为什么一架无人机能突破防空系统飞抵到总理官邸?我们来听军事专家邵永灵的分析。
军事专家 邵永灵:我觉得可能原因就在于它的无人机是属于比较小的无人机,这种无人机它的飞行高度很低,可能只有几十米,绝对不会超过一百米,速度又比较慢,所以属于典型的低小慢目标,雷达不太容易发现。

所以我觉得如果美军不是说发现目标不说的话,那可能还是跟无人机它本身的特性有关,就是属于不太容易被发现的无人机。

这种无人机如果被发现了,想要对它采取措施也是比较容易的,毕竟它的速度很慢,可能它的时速不会超过一百公里。这样一个慢悠悠地飞过来的小无人机,那你枪法准一点,打下它应该不是太难的问题。

现在对无人机其实最大的问题还是发现,就是我们现有的整个的防空系统、雷达主要用途其实不是发现这种低小慢无人机,我们是发现那种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大型飞机、大型无人机等。

现在有两种对付无人机的办法,一种是所谓的软杀伤,一种是硬杀伤。软杀伤就是各种各样的干扰了;另外就是这种硬摧毁、硬杀伤,这种消费级的无人机成为现代防空系统一个空白,就是一个死角,但是这种局面可能也不会持续太久。既然说这个威胁存在了,我相信以后的防空系统一定会考虑到怎么去防范低小慢的无人机。
专家分析:幕后黑手通过制造混乱获利
袭击发生后,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对袭击予以谴责,并呼吁各方通过对话缓和紧张政治局势,维护伊拉克的国家利益。袭击事件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有分析人士指出,上月举行的伊拉克国民议会选举正式结果迟迟未能公布,围绕选举结果的示威活动近期不断发生。
伊拉克局势长期受到美国等外部势力干预,此次袭击事件表明,伊拉克选后政局动荡加剧,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专家也推测,此次总理遭袭事件的幕后黑手是为了通过制造混乱来获利。
专家分析:美国也有作案动机 不能排除嫌疑
军事专家 邵永灵:现在大家就开始推测,这样的一场恐怖袭击它所造成的混乱对谁最有利?在10月份议会选举当中,有赢家有输家。赢家实际上是希望和平稳定的,一旦乱起来,对赢家来说是一个冲击。在10月份选举当中,输家——法塔赫联盟,法塔赫联盟实际上它的背后是什叶派民兵组织,过去是议会的第二大党派,但是这一次只获得了17席,政治影响大幅度下降。所以伊拉克现在国内认为,可能就是什叶派民兵组织法塔赫联盟做的。

但是现在还有一种说法,我觉得也值得关注,就是说美国也有嫌疑,因为美国也有作案动机,我们知道到年底,美军要从伊拉克完全撤出了。但是10月份的议会选举,赢的这个势力就是萨德尔运动,它是非常反美的,他是又反美又反伊朗。所以也有人认为说美国对于以后伊拉克的局势有点心里不托底,就不知道今后在伊拉克还能不能继续有存在、有影响。所以也有作案的动机,就是不希望伊拉克这个权力能够和平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