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已找到圣人(这次救世的圣人特别厉害)

  • 中央已找到圣人(这次救世的圣人特别厉害)已关闭评论
  • 2,295 次浏览
  • A+
所属分类:随笔创作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及人类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圣人,他们因为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取得了极大的开创性的成就,被后世人称道,正因为他们的不朽贡献,才推动了历史更蓬勃的发展,他们是历史上伟大的贡献者,值得为后世称颂。

中央已找到圣人(这次救世的圣人特别厉害)

皋陶、尧、舜、禹,被后人尊为上古四圣。他们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传说中的四位部落首领。

第一位:皋陶

皋陶(gāo yáo),亦作皐陶、皋繇或皐繇,生于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上古时代传说人物,是黄帝之子少昊的后裔,是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与尧、舜、禹同为上古四圣,是舜帝执政时期的士师,相当于国家司法长官,是史学界公认的司法鼻祖。他辅佐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产,并为融合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

舜因皋陶生于曲阜,皋陶姓赢(汉朝始误作偃姓),被大禹选为继承人,意外死亡,伯益继承之位。后来改李姓。

皋陶的主要功绩:制定刑法和教育,帮助尧舜禹推行五刑、五教。用独角兽獬豸治狱,坚持公正。刑教兼施,要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使社会和谐,天下大治。虽然史学家评价皋陶时莫衷一是,但作为中国法律鼻祖的认识,却是出奇的一致。

皋陶思想是儒家学术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其主体法治和德治与今天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着历史渊源关系。

皋陶还被后人神话为狱神,他辅佐夏禹理政、治水和发展生产,并为融合夷夏和后来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皋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第二位:尧

尧姓伊祁,名放勋,古唐国(今山西临汾尧都区)人。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

尧是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尧十三岁辅佐部落联盟首领挚,封于陶地,十五岁改封于唐地,所以尧号曰陶唐氏。尧十八岁代挚为部落联盟首领,都于蒲阪。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尧从父亲帝喾那里继承部落联盟首领之位,并开创了禅让制的先河。

尧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尧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尧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尧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广泛爱戴。被后世儒家奉为圣者。

第三位:舜

舜(shùn,约公元前2277- 约公元前2178),姚姓,妫氏,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舜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称之。舜是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市),舜是三皇五帝之一。

舜为四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故号为有虞氏帝舜,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舜不仅是中华道德的创始人之一,而且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奠基人。

虞舜的王位是唐尧禅让的,人们世代尊称尧和舜为上古先王,尧禅让王位给虞舜传了四个字,即允执厥中。舜禅让王位给大禹传了十六字心传,即中华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中华心法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至高文化理论。《竹书记年》并不记载为禅让。

第四位:禹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后以平阳为都城(晋阳及阳城)为都城,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国土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市南),仍存禹庙、禹陵、禹祠。

从秦始皇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禹去世后,其子启继承夏朝天子位。

中央已找到圣人(这次救世的圣人特别厉害)

《资治通鉴》中有一句关于圣人的描绘:才德全尽谓之圣人。由此可见,一个人必须德行、才能都得到世人的认可,才能够称之为圣人。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上古四圣之外,还有许多的圣人,他们个个都是有限世界中的无限存在。那么,从古到今,中国到底有多少位圣人呢?他们又是因何成圣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华民族史上的各位圣人吧。

第一位:大圣(老圣)老子——紫气东来三千里,西出阳关无故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是世界百位名人之一,其思想的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第二位:文圣(至圣)孔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曾受业于老子,而后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位。

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是当时最博学的人,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他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有很深的影响。《论语》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仁的思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据说有3000名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他也是文化传播的使者,曾周游列国。

孔子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孔子的学生将他的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儒家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

第三位:元圣周公——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姓姬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贾谊评价周公: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第四位:酒圣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康,又名少康,夏朝国君,今洛阳人,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是中国古代传说的酿酒始祖。被后人尊为酒圣、酒祖。

《说文解字》记载自杜康开始作秫酒,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曹操在《短歌行》中说: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康的生卒年不详,但根据民间的传说,造酒圣人杜康又有黄帝大臣、 夏代国君、 周代酿酒圣人以及汉代杜康之说。

由于杜康善于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圣,也将杜康作为酒的代称。制酒业更是奉杜康为祖师爷。

第五位: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称为医圣。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他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在方剂学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他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相传张仲景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他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并为后世临床各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六位:药圣孙思邈——济世活人,一代药王,代代药王

孙思邈(581年-682年),自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是隋、唐两代的大医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他也是一位地位很高的道教人物,在很多道教宫观里都有药王殿。 孙思邈曾自说是: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

孙思邈把济世活人作为终生事业,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并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最终完成了不朽著作《千金要方》。他的两部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是中医瑰宝。

第七位:诗圣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原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生于河南巩县,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杜甫在《春望》中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因曾经居住在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他为杜工部、杜拾遗、杜少陵。

中央已找到圣人(这次救世的圣人特别厉害)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为国为民,与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第八位:书圣王羲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王羲之(303年~361年),东晋著名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因此有书圣之称。

启功诗曰:琅琊众望标千古,王草颜真冠书府;我今执笔也题碑,鲁班门前弄大斧。

王羲之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语以大纲,即有所悟。

王羲之从小就跟随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之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王羲之的楷书作品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

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他为王右军。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第九位:画圣吴道子——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吴道子(约686年~760年前后),又名道玄,画史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唐代著名画家,被称为百代画圣。 苏轼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好理于豪放之外。

吴道子少年时贫穷,最初做过民间画工,年轻时就有画名。他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但不久后辞职。后来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是中国山水画之祖师。他创造了笔间意远的山水疏体,使得山水成为独立的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只作为人物画背景的附庸地位。

吴道子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画史尊称其画圣。

第十位:茶圣陆羽——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

陆羽,字鸿渐,复州竟陵人,道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 生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复州竟陵郡人(今湖北省天门县)。是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著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着世界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后世誉为茶仙,尊为茶圣,视为茶神。 梅尧臣诗曰: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陆羽也很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

在中国茶文化史上,陆羽所创造的一套茶学、茶艺、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第十一位:武圣关羽——赤胆忠心誓报刘,越江讨贼死方休。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良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他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

中央已找到圣人(这次救世的圣人特别厉害)

从南北朝开始,直到清朝末年,关羽受历代封建帝王的祟封有增无减,褒封不尽,庙祀无垠。

关羽名扬海内外,成为历史上最受崇拜的神圣偶像之一,以致与孔夫子齐名,并称文武二圣。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

夜行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