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最精彩的部分当属鸿门宴了,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集团与刘邦集团最核心的人物纷纷在这顿饭局上亮相。司马迁用他那匠心独运的笔墨,把这些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而在这些人物中,最出彩的还要属樊哙了。
鸿门宴中危机四伏,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在生死存亡的一瞬间,樊哙勇闯帐营,与项羽据理力争,将刘邦安然救出,护送回营。可以说,没有樊哙,刘邦就命丧项羽营中了。
樊哙是刘邦的同乡,从小就跟刘邦交往密切,而且跟刘邦还是连襟,是吕后妹妹的丈夫。等刘邦起事后,就一直追随刘邦,且冲锋陷阵,屡建奇功。甚至在鸿门宴上,还救了刘邦的性命。当然了刘邦也没有亏待他,等刘邦做了皇帝之后,封樊哙为列侯。
然而就这样一个樊哙,刘邦还是动了杀他的心思,这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前195年,刘邦刚刚平定英布的叛乱回到长安,谁知道又接到燕王卢绾造反的消息,这个时候,刘邦已经百病缠身了,没有办法再去领兵出征了,就选择了自己最信任的好兄弟樊哙率军讨伐卢绾。
但是在樊哙带领大军出征的时候,就有人向刘邦进谗言,说樊哙与吕后勾结,想要图谋不轨。这个时候,刘邦的疑心病就犯了,觉得肯定是这么一回事,就拍陈平和周勃去军中下旨杀了樊哙。
那么樊哙与刘邦多年的感情,就是因为怀疑与吕后勾结,就要杀了樊哙吗?刘邦当初能够取得天下,靠的是三股力量,一是韩信、英布这样的诸侯王集团,二是萧何、樊哙这样的丰沛集团,三是张良、陈平这样的归附集团。等刘邦坐稳皇位之后,就先一一铲除势力比较大的诸侯王,同时又分封刘氏子弟为藩王,保证了大汉的长治久安。
等收拾完这些外地藩王之后,刘邦发现自己身边还有吕后以及吕氏集团,为了防止吕氏势力过大,就先铲除拥有军权的樊哙,然后将军权过度给周勃,等自己死后,有周勃等人的抗衡,吕氏集团也翻不了多大的风浪。
所以刘邦才毫不犹豫的下旨杀了樊哙,宁可错杀,也要保证大汉王朝的长治久安。不过陈平、周勃也不敢得罪吕后,就违抗刘邦的命令,将樊哙押回长安。在半路上,刘邦就去世了。刘邦死后,吕后专权,樊哙也就恢复了以前的地位,到了公元前189年,樊哙善终。
不过,后来吕后死后,功臣集团以及刘氏诸王诛杀吕氏集团的时候,樊哙的儿子也遭到牵连,看来世人都觉得樊哙是吕氏一党。
对于刘邦杀樊哙这件事,大家又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小编的记得点赞关注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