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剧情介绍(以家人之名越看越恶心)

  • 以家人之名剧情介绍(以家人之名越看越恶心)已关闭评论
  • 154 次浏览
  • A+
所属分类:随笔创作

头条创作挑战赛

曾经的影视剧百花齐放,什么都敢拍,而现在的剧越拍越无聊,越来越局限。匪夷所思的审核机制,和各方的自我阉割,已经出现了影视剧不敢碰的5大禁忌词,一个比一个离谱。

一、卫生巾

卫生巾,是广大女性的日常用品,也是必需品。但难以想象,现在一部女性题材的剧里,卫生巾竟然成了不敢说的敏感词汇,被全部改成卸妆棉。

这部标榜女性题材的《她们的名字》里,有一段剧情是要推广产品,至于这个产品是什么?相信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这是卫生巾。可剧里偏要指鹿为马,说这一大包日用夜用的,是化妆棉。

其实这也不是编剧和剧组的锅。毕竟要省事,在拍摄时就不可能拿卫生巾当道具,还给产品近景镜头。各种台词和角色反应,也表明剧本里写的就是卖卫生巾。

而且看得出,演员说的嘴型也都是卫生巾,为什么要硬改成卸妆棉,明显是后期过审没过改的。

一个改动,让卫生巾成了不能说的词。弹幕里的观众都炸了,想不通为什么卫生巾、卫生棉不能说,同样是棉花做的,难道说成是卸妆棉就高一等?

明明半年前的《开端》还能无所顾忌,怎么半年后卫生巾变化成了影视剧禁忌词汇?

其实不光是这一部电视剧,之前的印度电影《pad man(卫生巾),在引进中国后,不仅改名为《印度合伙人》,海报上那个卫生巾也被替换成了A4纸。

有网友也想起,日漫《石之海》的中译版本,还把卫生巾翻译成卫生纸。

最近,有关高铁该不该售卖卫生巾的话题吵翻了天,现在又看见影视剧里消失的卫生巾,真是离谱又可笑。

说到底,卫生巾不过是一个日常用品,而不该是被生活灌输羞耻、被影视剧避讳的词语。

二、月经

跟卫生巾一样,被影视剧刻意规避的女性词语,还有月经。与女生生理期相关的情节,都得打码、删减。

2019年的爆剧《想见你》里,男女主确认关系在一起后,台版原台词里有男主岔开话题提到今天也是女生生理期第一天:

原台词甚至没有明说是来月经、大姨妈的第一天,那个来指代。尽管隐晦至此,引进内地后,各大视频平台还是直接剪掉了这句话。

月经两个字,好像烫嘴,就算有没被删减的相关剧情,剧里也会用其他词汇替代。比如《以家人之名》里,它倒是没有避讳最小的妹妹第一次来月经的剧情,但是在上映时,也硬生生的把月经改成了例假。

美剧《老友记》,引进内地后,将月经改成了青春期。原本第一章叫first period——我的月经初潮,却被翻译成了我的青春期。

角色台词里的the period(特殊指代就是月经),也被这翻译成了说说你的青春期。

突如其来的变动,导致另一个角色的下一句接话都变得匪夷所思。

月经难道不是每位女性都必经历的生理现象吗?很难启齿?为了让青少年有正确良好的性教育,月经是初中生的生物教材都标明的词汇,但是这个词却不能出现在电视剧里,好可笑。

有网友说,现在的国产剧现状就是,不可以提月经,但是可以侮辱月经。张翰的《东八区的先生们》再度贡献恶心神句:

三、匪

可能我不说,大家都没注意到,匪字也不能在电视剧里随便出现了。

最近开播的新剧《请君》,女主本是个占山为王的土匪头子,可全剧基本没提到匪这个字。李沁说出的口型明显是土匪,后期配音和字幕却改成了寨主。

为了规避这个匪字,里面出现经常口型不对的情况,明明口型说的是土匪,后期配音改词,要不用当家的掩盖,要不用寨主指代。

之前赵丽颖主演的《有翡》,也不敢提这个字。要知道这剧的原著叫《有匪》。拍成剧后就从江湖气概的匪,改成了珠光翡气翡。

其实原著里的匪字是有深意的,不仅取自有匪君子,还指代了主角团的身份: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匪徒,而是被伪帝污名化成一个土匪窝。

原文里也点明:哪怕头顶着一个‘匪’字,身上流的也是英雄的血。可以说这一个匪字,也是侠义的诠释。

有匪的匪,往小了说是指占山为王的周翡外公,往大了说指的是众多的江湖人士的侠气匪气。可这个字,在剧里却不能用了,开篇介绍吧背景时,也只是说建了一个山寨......

一个不能提的匪字,直接改变了原作的灵魂,也怪不得原著粉看不下去了。

接下来待播的影视剧里,热巴的《安乐传》人设也是女土匪,不知道这次又会改成什么。

四、鬼

所谓建国之后不能成精,就连鬼怪都成了影视剧不能说的词。所以《陈情令》魏无羡修的鬼道变成了诡道,吹笛驱尸变成了诡道傀儡。

所以《镇魂》里两位主角的人鬼殊途,变成了外来物种设定,地府也变成了地星。

所以杨洋主演的《全职高手》,游戏招式二鬼拍阵变成了二诡拍阵。但这样的改动又有什么意义呢?

以前的影视剧像《聊斋》的都很多,现在连鬼这个字都不让提了,拍个鬼片最后都的说是心里幻想。就连像《开端》这样的剧里,鬼打墙也不能说。

李诗情在一辆公交车上,经历了一次次鬼打墙似的循环,当她在病床上说出自己感受时,却被后期强行改词。明明口型是我遇到了鬼打墙,结果后期配音硬改成了梦中梦。难道是鬼打墙是唯心主义不符合社会价值观?

不光是现代剧,连仙侠剧都不能有鬼了。《沉香如屑》里的人间剧情很精彩,原著里有去娘娘墓寻宝,去沈庄除鬼,但当电视剧播出时,一个鬼字都没有出现。

其实剧里的夜忘川也就是地府,不过现在不能有鬼、有地府,所以才换了一个说法。

鬼这个词也不是不能出现,但一定要在否定语境下说出。比如鬼神之说只是无稽之谈,可编剧有没有考虑过,说这话的女主就是个神仙呢?

五、巫魔

仙侠剧本就是幻想出来的题材,如今限制词是越来越多了。仙侠剧何止不能出现鬼,连巫魔都不能说了,必须用其他词替代。

魔,不能提了。所以《苍兰诀》里的魔族,改成了月族,男主魔尊的身份也跟着变成了月尊。

女主称呼男主东方青苍的大魔头,也改成了大木头。好家伙,直接让人物设定都走偏了......

巫,也不能出现了。所以女主在原著里的原名巫瑶,也顺应审核,改成了息芸。

这些影视剧不敢提的5大词汇,两个是历史传统(月经、卫生巾),三个是新规新定(匪、鬼、巫魔)。以前我们还能看见《仙剑三》里的魔尊重楼、《聊斋》里的鬼怪、林正英的僵尸片,现在却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禁忌词。

女性相关被捂嘴、三缄其口,匪不能明说、鬼不能出现、妖变外星人,现在连魔和巫都不能出现了,下一个被影视剧除名的词汇,又会是什么呢?我们观众还能看点什么呢?

夜行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