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谢春晖
今天(6月13日)上午,杭州消防员毛景荣、刘泽军的追悼会在杭州市临平区殡仪馆千秋馆举行。
毛景荣、刘泽军生前队友、家人、朋友和市民群众为两名烈火英雄送行。
追悼会前,根据应急管理部政治部批复,批准毛景荣同志为烈士。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批准刘泽军同志为烈士。根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命令,给毛景荣、刘泽军同志,分别追记个人一等功(此前报道戳这里:送别!缅怀!毛景荣、刘泽军)。
追悼会后,毛景荣生前所在杭州消防特勤一站政治指导员金哲彬等回忆起了与毛景荣共同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
1】29岁消防员的最后一次逆行
救出一人,自己却没能跑出火场
6月9日上午,出发增援杭州临平大火前,毛景荣从家里刚回到特勤一站。他请了一晚的假,回了一趟滨江。
那个家里有他新婚才一个月的妻子,是两个年轻人无数次憧憬过未来的地方。
大概早上8点不到,毛景荣归队。
特勤一站通讯员赵翔记得很清楚。前一晚兄弟们处置了一场火情,凌晨才回到站里,大家都还在补觉。
担心打扰大家休息,毛景荣在通讯室与正在值班的赵翔聊了一会。
赵翔和毛景荣是2011年一起加入消防队伍的,同在一个新兵连,那一批兄弟在特勤站里就只剩下他们两个了。
6月9日上午10点多,特勤一站接到增援调度指令出发支援临平。
毛景荣最后一次逆行时的画面
毛景荣作为头车组的班长,在头车位置。
抵达火灾现场后,毛景荣第一时间投入灭火战斗,冲入火场,一边灭火,一边搜寻失联群众。
火场里一片漆黑,高温、有毒烟气笼罩,灭火处置异常艰难。和毛景荣同组的消防员记得,进入火场时,毛景荣还特意叮嘱过大家,烟很浓,一定要注意安全。
第一轮搜救过程,毛景荣和同组队友搜救出一名失联群众。
然后他再次领受内攻搜救任务。
同在现场的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拍到了他最后的画面。
小时新闻记者拍下这张照片后不久,毛景荣进入火场,就再也没出来。
他猛灌了一瓶水,带上空呼,没有任何犹豫,和他11年来无数次逆行一样,转身冲入火场。
可这一次,他没能再回来。
等搜救小组找到他时,毛景荣和钱江站的消防员刘泽军倒在一起,仅剩微弱的呼吸和心跳。
2】满是烟泥的装备等着主人清洗
微信里一条条坚持住,等你回来的消息读来泪目
毛景荣被送上了救护车,特勤一站的消防员们强忍着担心和难过,继续在火场执行任务。
6月9日深夜任务结束,大家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站里。
消防车倒进车库,消防员们下车后没有解散,大家来到毛景荣的装备格前,替他挂好战斗服,放好战斗装备。
那一身战斗服满是烟泥。空呼的压力指针已指向了零,空呼面罩被焦黑的烟尘覆盖。
金哲彬说到这里,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我们都以为他能挺过来。
那一晚,大家都没睡好,都在为毛景荣祈祷。
特勤一站的执勤实力表上灭火组里,毛景荣的名字还留着,就像往日一样。
1993年出生的毛景荣,2011年12月成为一名消防员,先后在杭州消防白杨站、钱江世纪城站工作,2018年主动申请来到特勤一站。
特勤一站是杭州消防内专业性最强、任务量最重的消防站。
很拼,是毛景荣给所有人留下的印象之一。
右一手扶装备的是毛景荣,图为6月7日杭州消防地震重型救援队拉动时拍摄
正在认真参加训练的毛景荣
金哲彬说,来到特勤的毛景荣特别努力,所有的训练、培训和出警,他都冲在最前面。特勤一站有上千样救援设备,毛景荣样样精通,还写了很多操作笔记,将经验传授给队友和新消防员。
这是一个他很热爱的岗位。
从去年9月开始,毛景荣就在绍兴袍江带训新消防员,直到不久前回到站里。
训练新人的毛景荣有时候被称为魔鬼教头。他严谨严厉,一丝不苟。
特勤一站柜子上,毛景荣的笑脸照
容不得我们任何一点失误。一名曾被毛景荣带训的消防员说,大家很明白,严格训练是为了在火场上多救人,少牺牲。
训练之外的毛景荣却很逗,爱开玩笑,爱踢足球,和所有29岁的年轻人一样,他笑起来像大明星。
6月9日出事后,毛景荣留在单位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微信里已经有很多很多未读消息。快点回来、坚持住,我们等你回来。……
3】写下千山万水,总有人为你而来的他
新婚才一个月
让队友们难以释怀的是,毛景荣新婚才一个月。
本该去年就办的婚礼,因为疫情、因为工作,推迟了多次。今年5月8日,毛景荣和爱人在杭州办了一场婚礼。两周前,他请了几天假,回老家又办了一场。
他的喜糖很多人都还没吃完。
大家说,毛景荣是一个非常重感情,也非常孝顺的人。为了给丽水老家的父母翻新老房子,不仅用上了工作以来全部的积蓄,还贷了些款。毛景荣的队友说,得知到他的经济压力,站里几次想给他一个困难党员的补助名额,但每次,毛景荣都拒绝了。
我可以的,把补助让给更需要的人吧。这是毛景荣说的。
在毛景荣的婚礼电子请柬上,写着这样一些话:千山万水,总有人为你而来。
这一次,为了搜救失联群众,为了守护大家的生命财产,这位29岁的消防员穿过火焰烟尘,倒在了他最熟悉的战斗员岗位上。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