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潍坊科技学院:思想引领多元育人)

  • 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潍坊科技学院:思想引领多元育人)已关闭评论
  • 157 次浏览
  • A+
所属分类:随笔创作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潍坊科技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共青团主责主业,突出思想政治引领,文化+实践+双创多元育人,全面做好新时代共青团工作

加强思想引领,坚定理想信念。扎实推进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励志奋进三大主题教育。依托班团一体化,大力开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组织开展理论讲座、主题宣讲、社会实践等线上线下活动237场,学习活动进支部、进社团,总参与人次突破100万。深化青年大学习行动,团员覆盖率达到100%,累计学习50余万人次。构建校院两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体系,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实践导向。打造抖音、易班、团小薇直播间等网络思政平台,成立《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党史知识学习》线上课群,累计学习人次达15万人次,各类团属新媒体平台浏览总量突破3.5亿人次,点赞量突破2000W+,共青团新媒体中心连续六年被评为中国青年网优秀校园通讯站,获评2020年度好网民·在山东榜样社团优秀故事奖,成功入选2022-2023年度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重点工作室。

加强文化育人,提升美育成效。深挖校园文化育人因素,拓宽校园文化活动渠道,云上线下相结合,努力营造体现主流意识、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为青年学生展示自我搭建舞台。举办青春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五四颁奖典礼、校园十佳歌手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等校园精品主题晚会,开展百年礼赞·青春献礼红色文化艺术节、草坪音乐会、社团展演等文化活动30余场,注重将爱党爱国教育与体育发展有机结合,持续开展五球联赛体育竞技活动。大学生艺术团参加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获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成立师生合唱团,荣获2021年山东省合唱艺术节合唱比赛甲组一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规范社团管理工作,学校现有文化体育类、学术科技类、志愿公益类、创新创业类、自律互助类等社团87个,覆盖学生9840人,以百团大绽、社团文化节为依托,每年开展各类特色活动50余场,建立和完善《星级社团评比制度》,鼓励社团发展并给予经费支持,设立学生社团参赛、调研专项计划,支持学生社团参与各类省市级、国家级赛事。

加强实践育人,强化志愿服务。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全力打造涵育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一院一品社会实践品牌项目。学校注册志愿者3万余人,注册志愿服务团体35个,累计服务时长33万小时,学生志愿服务注册率达到100%。不断深化项目化管理、全员化参与的社会实践模式,创新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内容和形式,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围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主题,组建40余支重点实践团队,749支团支部队伍,号召2万余名志愿者通过网络云实践云支教云调研,深入开展专业助力乡村振兴,组织进单位、进街道、进社区(村)、进家庭,服务人数达8万余人。多支队伍在镜头中的三下乡成果遴选活动中荣获全国优秀报道奖,学校获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1支服务队荣获山东省优秀服务队。

加强双创育人,创优成长平台。服务青年创新创业,完善共青团助推青年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以挑战杯互联网+等双创龙头赛事为抓手,注重引入校内外优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资源,扩大共青团创新创业导师库规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加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打造由创新创业学院、二级学院一体化,校内众创空间和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两翼,二级学院、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师作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三支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校双创理论研究成果数量、质量实现新突破,立项团中央课题1项,省级教改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创项目7项、省级35项,立项2021年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项目支持计划 4项。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支持通过筛选考核的各创业项目分批入驻文圣空间和大学生创业园,已有23家大学生公司入驻创业园并实现成功创业。注重营造崇尚科学、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面向未来的创新创业氛围,举办第八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赛,参与人次突破2.7万,参赛项目达5000多个,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2021年,学校荣获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专项全国总冠军,荣获山东省2021年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金奖3项、银奖1项、铜奖6项,国赛夺得银奖1项、铜奖1项。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省级特等奖8项,一等奖4项,国赛特等奖1项。

坚持改革强团,提升组织活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狠抓青年学生发展工作,充分发挥智慧团建作用,进一步修订完善团总支目标责任考评体系、团支部对标定级考核体系,实施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启动活力团支部、红旗团支部创建工作,围绕全年重大时间节点,开展主题团日8000余场,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1个团支部入选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不断深化学生会改革创新,推动团属校级学生组织更好代表学生、服务学生,切实推动学生会三个回归—回归学生本色、回归服务初心、回归自主常识,召开第四届学代会、团代会,落实提案150余件,通过实地访谈、座谈会、问卷等多种形式解决学生的急难愁盼,做好我为同学办实事工作,解决学生困难100余项。制定《团学干部作风整顿提升工作方案》,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线上、线下调研,查摆问题清单逐一整改,在强化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学校各级团学干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学校共青团职能定位,抓好主责主业,不断提升共青团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和服务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工作的贡献度。(潍坊科技学院供稿)

夜行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