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茸有假冒的吗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

表误会,我说的是它——

这蘑菇的独特气质让人一眼难忘。其外表暗黑冷峻,形似矮胖新削的铅笔,又如厚重锈蚀的箭镞,集呆萌炫酷于一身。旁边标牌上写的明白,此为黑皮鸡枞,售价不菲,80元一斤。

然而鸡枞生性乖戾,需要和白蚁巢共生才能正常生长。如此苛刻的生活条件,人工尚难以模拟,所以并无养殖鸡枞上市。所谓黑皮鸡枞,其实是长根菇属的卵孢长根菇,学名Oudemansiella raphanipes。因与鸡枞略形似,故冒其名。

虽系假货,但据说其口感鲜嫩,味道醇香,为食用菌之上品。要不是一时囊中羞涩,我当场就买了。等到我痛定思痛之后,翌日决定去买点儿尝尝鲜时,摊主居然卷铺盖回家过年了,大哥你的职业操守呢?离春节还有好几天啊!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没有伪鸡枞不要紧,还可以买伪松茸。上图是所谓赤松茸,实为大球盖菇(由群友六度老师鉴定),学名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正版的松茸一般指口蘑科口蘑属的松口蘑及其近缘种,大球盖菇则属于球盖菇科球盖菇属。二者虽均系伞菌目,但同目不同科,如同猫和狗一样相去甚远(那黑皮鸡枞倒属于口蘑科)。另,大球盖菇的商业化种植非常成熟,而松茸们却和鸡枞一样,都是桀骜不驯的主儿,至今仍啸聚山林,未受招安。

然后我还是没有买,我最终买的是伪口蘑——必须是伪的,真正的口蘑没这么便宜......市面上那些常见的、洁白的、圆润的、也挺好吃的口蘑,其正名为双孢蘑菇,学名Agaricus bisporus,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和口蘑也根本不是一个科。本非同根生,冒名何太急呢?其中缘由不得而知,反正大家都这么叫。

这一小撮口蘑,品相不佳,实物则比照片更逊。这不是我喜欢的颜,我要的是阆苑仙葩,美玉无瑕。埋汰成这样,怎么对得起1926年那一次伟大的突变?话说原生的双孢蘑菇也是灰不溜秋的模样,直到那一年,一丛洁白无瑕的异类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某个蘑菇地里闪亮登场。此后,白色双孢蘑菇迅速攻城略地,最终全世界都沦陷了......

金针菇也有类似的黑历史。野生的金针菇,曾经是个矮矬穷,几经选育和突变,才蜕变成了现在这种白瘦美人。使之成为白色的突变,迟至上个世纪80年代才出现。

变白有啥用,一炒又黄了......

一白遮百丑,外貌确实重要。但蘑菇之所以受人们青睐,最关键的还得是好吃,不然开头提到的黑厮也不能那么贵。蘑菇中含有游离的氨基酸,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之流,以及一些呈味核苷酸,这些零碎儿赋予了蘑菇一个字:鲜。因此,蘑菇尤为素食者们追捧,素高汤也往往少不了蘑菇作为原材料。但蘑菇真的能算素么?这也很难说。

在早期的分类系统中,真菌当仁不让地属于植物界。但科学的发展会适时地颠覆人们的常识,如今真菌不仅不算植物,甚至从亲缘关系上来看,它们和动物更为接近。

若无演化之光,生物学毫无道理。所有的生物均由共同祖先演化而来,真菌当然不例外。通俗点说吧,就是在很久很久很久(N个)以前,原始的(真核)生物演化成了两支,一支是单鞭毛类,一支是双鞭毛类,植物和藻类起源于后者,而真菌和动物则是前者的后裔。如果说真菌和动物是亲兄弟,植物顶多算表姐。

明白了这么一层隐秘的关系,我们还能那么理直气壮地说蘑菇是素菜吗?

p.s. 植物人史军老师在一篇文中指出,黑皮鸡枞是鸡枞属的烟灰鸡枞菌。我出五毛钱,赌他说错了。

转载注明出处:橘子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