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组词语(搭组词语)

红花配绿叶,朒朒配俏头。木须肉片、青椒肉丝、土豆烧牛肉,木须(或以为是木耳)、青椒、土豆,就是肉的配角——俏头。严格说起来,川渝地区一般称炒菜的主菜(肉)的配菜叫俏头,像土豆烧牛肉,一般还不把土豆称为俏头;其他地方则否,如乌鲁木齐。有道是:

锅儿里头少肉,衬碗儿加俏头。

一、俏头

【俏头】烹调时为增加滋味或色泽而附加的东西。①东北官话。②中原官话,新疆吐鲁番。③兰银官话,新疆乌鲁木齐:做红烧肉搁上些洋芋做~好吃。④西南官话,四川成都:这肉用耳子做~炒|这份凉拌兔丁头的~占了一半。

【俏头儿】放在菜肴上或面条里的佐味食物。北京官话。

【俏荤】用蔬菜和少许肉炒成的菜。西南官话,四川成都。

【俏荤菜】加少许肉一起炒的菜。西南官话,四川成都:这是~,比素菜好吃|说是请客,尽拿~给别个吃。

【撬头】配码;即菜食中的配合部分。北京官话:这个炒肉片,~太多。

【撬荤】肉和蔬菜合炒的菜。西南官话。四川成都。沙汀《木鱼山》九:一种是所谓,猪肉炒红白萝卜。

俏荤、俏荤菜,荤成了俏,成了配角。撬荤当即俏荤,肉和蔬菜合炒的菜释义不完全准确。川渝民间或作翘〔qiào〕头。

二、翘俏撬之贴边义

方言中,翘、俏、撬有帖边义。

【翘】贴边。中原官话,安徽阜阳:贴~|把~伸开。

以及:

【俏】贴边,中原官话,山东费县。

【撬边】缝衣服边,防止脱纱。①北京官话。《儿女英雄传》从腰里拉下一条没大长的白布手巾来擦了擦嘴。②江淮官话,江苏南京。

【敲边】(服装)锁边。①江淮官话,江苏南通。②吴语,上海:迭(这)件衣裳阿要~(要不要)?上海松江。

(一)喉牙音系

吾友重庆巴南区木洞李元烈先生《重庆方言辞典》云:

【繑边儿】指缝纫法。把布的边卷起来,然后缝起来,外面不露针脚,即缲qiāo边儿;滚边;绲gǔn边。掍hùn边;缘边。

按:繑〔qiāo〕,《说文·纟部》:绔〔裤〕纽也。段玉裁注:纽者,系也。胫衣上有系,系于裈带曰繑。去遥切,平宵溪。宵部。滚边缝制之〔qiāo〕与繑有别,故《汉语大字典》另立一个义项。

繑边儿或称绞边,专门有绞边儿缝纫机。镶边之滚边义,余杭章先生是从绳、带角度理解的。《新方言·释器》:凡织带皆可以为衣服缘边,故今称缘边曰绲边,俗误书滚。按:《说文·纟部》:绲,织带也。古本切,上混见。谆部。

我们认为,绲边,既可以从绳、带角度理解,也可以从护卫角度理解。此其一。其二,绳带、护卫,喉牙音和舌齿音,都可能演变成翘、俏、撬(缲)。请分述之。

1.绳、带之义

如果就绳、带的角度讲,纲纮→绲→繑绞构成组系。纲,《说文·纟部》:维纮绳也。大绳、粗绳。《玉篇·纟部》:纮,冠卷维也,冠饰也。系于颔下的帽带。户萌切。

2.护卫之义

其实,绲边可以理解为卫护、护卫边儿,是拱卫的意思;绲是拱系词:拱抗亢→干冠捍扞格→绞格架扣护。干,公侯干城之干;冠〔guàn〕,护卫头部之冠〔guān〕。扣,覆盖;覆盖亦护卫也。翘、俏、撬从绲(古本切,上混见母)系之贴边义分析,可以认为是绞(缠绞;扭结。古巧切)字。俏(七肖切,去笑清母)舌面化后融入此系。

(二)舌齿音系

1.绳、带之义

如果从镶(心母,s-)之绳、带义讲,镶边儿,即翘、翘之贴边义,当与镶关联。镶边,川渝或音〔qiāng〕边。

【镶相厢】清梁同书《直语补正》:镶边,作相最古。《诗》‘金玉其相。’亦可作厢。《礼》‘左厢刀,右厢刀。’

(玺)旁缺一角,以黄金镶之。息良切,平阳心。阳部。

带子、绳索义的翘、俏、撬,可以属于纕(纕→繏)系。纕,与镶同音:

【纕】《集韵·阳韵》:马腹带。

亡人之所怀挟缨~。韦昭注:~,马腹带也。

【繏】《广雅·释器》:索也。息绢切。

翘、俏、撬可以写作缲。因此,缲的绳、带义,可以认为是纕→繏→缲的演变结果。

2.缠绕、缘边义

如果从缘边角度讲,翘、俏、撬可以属于(纟争)系〔(纟争)→纯→〕系。

【(纟争)】:《说文·纟部》:(纟亏)〔纡〕未萦绳也。段玉裁注:未萦绳,谓未重迭绕之如环。《玉篇·纟部》:结萦也。侧茎切。

【纯〔zhǔn〕】广雅·释诂二》:缘也。之尹切。

缲,《说文·纟部》:帛如绀色。其贴边义之翘、俏、撬,今多作缲。因此缲之缘边义,可以认为是(纟争)→纯→缲的演变结果。

3.护卫义

从护卫义讲,翘、俏、撬可以是掌系变音:

【掌】黏贴;钉补之掌,贴、粘也。

【掌起】庇护。西南官话,贵州沿河。

掌上去,贴上去;粘、贴亦护卫也(掌粻→粘贴→贴俏缲)。

三、俏头之别义

(一)襄助襄赞佐助义

意思醒豁,不烦举例。俏、翘、撬可以认为是佐的舌面化音。俏头儿的解释就是从佐的角度解释的(襄将→赞→佐)。

(二)增加义

俏头的烹调时为增加滋味或色泽而附加的东西释义,就是从增加、添加角度上解释的(增添垫→添垫贴→贴佗)。翘、俏、撬可以关联佗、塞。

【佗】《集韵·过韵》:加也。

舍彼有罪,予之~矣毛传:佗,加也。(《诗·小雅·小弁》)

《广雅·释诂二》拸,加也王念孙疏证:~与拸亦声近义同。《集韵》他佐切,去过透。歌部。

【塞】加入。

其实,增加、襄助、镶边,三义相成,都关联助、佐之义。

转载注明出处:橘子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