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去北京旅游好吗(旅游指南)

中国网9月14日讯 针对中秋国庆节,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日发文提醒市民继续增强防护意识,非必须不出境 不去中高风险及有病例报告的地区旅行。

近期,国内本土病例零星散发,并引起聚集性疫情。加之全球新冠疫情仍处于高位,疫情防控工作严峻复杂,不能有丝毫松懈。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市民要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继续坚持非必须不出境,不去中高风险及有病例报告的地区旅行。中高风险及有病例报告的地区进(返)京人员自觉配合道路卡口、高铁、机场等公共交通场所检查,及时主动向所在社区、单位和酒店报告行程,配合并支持相关排查、隔离、核酸筛查、健康监测等管控措施。

提前规划错峰出行。出行前,到政府相关疫情网站提前了解目的地病例报告及中高风险地区情况,随时了解疫情及防控信息,注意查询目的地相关防疫政策。(市民朋友可以登录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即可进入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专栏查询各地防疫政策措施。)

准备充足的口罩、免洗手消毒液等防护物资。尽量避开热门景点,实行网上预约、错峰出行。各景区、景点也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以京郊游和中短途旅游为宜,室外活动为主。建议前往人员较少的空旷地带、郊野公园等处游玩,以家庭游为主,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应避免外出,老人、慢性病、孕产妇等特殊人群,不建议安排远行。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倡出游前全程接种新冠疫苗。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措施。北京于7月20日已启动高中阶段(15-17岁)人群接种,8月初启动初中阶段(12-14岁)人群接种。提醒市民朋友不要因为出游错过疫苗接种。

同时,减少不必要的聚会,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合理膳食注意卫生,避免与野生动物密切接触。

此外,返程做好健康监测。旅游归来后,应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可疑症状,要佩戴口罩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不要自行用药,不要到没有资质的诊所就医,以免延误诊疗。就诊时不建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要带病上班,并向单位报告旅行史、接触史及身体异常情况。

(编辑:林伊人)

中国发布

转载注明出处:橘子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