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室友正在读研,她研究的专业叫美学。
我们一直对她这个听起来有点飘渺梦幻的专业有点好奇,认真提问之后,学霸给出的答案立刻让我头痛了,她这是给我讲起了ppt吧?
算了算了,还是我自己来摆一哈这个概念。按我的理解,美学这个东西,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嘛。
不提什么巴赫莫奈,就拿成都来说,成都人有着自己朴素、天生而又悠然自得的生活美学。
成都人的美学从来不来虚的,而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细节和各种动作之中……
1.别人买菜就买菜,成都人呢?
他们买完菜总要顺手捏一束花回家。
穿过卖香肠腊肉蔬菜水果摊位,综合菜市里总会藏着一间不起眼的花店,没有讲究的包装,看起哪种了,直接包上报纸拿走,便宜又好看。
一点点缀,满室生辉,家里就美起来了。
(图郭小映)
周末去三圣乡晒太阳,走的时候成都人一定会带走一束花,夏天的栀子,冬天的腊梅,车里的黄桷兰……一点点点缀,立刻就美了起来。
(图/宁不远)
2.别人过生日,招呼一群朋友去KTV里喝酒开趴。成都人呢?
她们甚至自己开个音乐会,或者是诗歌朗诵会。
我听说过一个事情,说是一位旅居欧洲多年的女性,在自己40岁那天回到成都,和亲朋好友一起开了一场诗歌朗诵会,为自己庆贺生日。
(图/leiguo)
3.别的年轻人一到周末,要不就打堆撒野,要不就宅家上网。成都的年轻人呢?
他们会愿意去书店听老年人讲一堂课。
流沙河老人多年来在图书馆和书店办了不少的讲座。有时候讲诗经,有时候讲五言律诗。
我第一次去的时候都震惊了,以为去听的肯定都是大爷大妈,结果年轻人打拥堂,三五结伴坐在一起听得津津有味,完全不想耍手机。
老先生语速很慢,坐远了甚至听不太清楚,不过听他用四川话讲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讲《庄子》的核心,别有风味。
4.别人卖小吃就卖小吃,成都的小老板呢?
他们顺便还要搞一搞艺术。
青云北街一条灰扑扑的街上,有一天突然闪现了一家明黄色的小店,最后发现是卖蛋烘糕的,成都娃儿从小都是吃推车的蛋烘糕,这个留着蘑菇头的小哥这这边窗口坐着奶油黄桃的蛋烘糕,另外一边是他做的装置艺术。
就几平米,对他来说却是事业和梦想的完美结合。
再往前走几米,是名气更大的庆云餐,胖胖的老板除了炒菜颠勺,还自己搞了一个瓷片博物馆。生动诠释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5.别人坐公交就坐公交,成都人呢?
非要热心地帮你递公交卡。
你至少经历过一次这样的场面。
早晚高峰时期,公交车一到站,等待的人就自动自觉地默默分成两批,一批从前门上,一批往后门挤。在挤上后门的一群人中,通常会有一个人,默默收集齐一众公交卡,然后往前一伸手
前面的人也像早有预备一样,心领神会地接过,传递,刷卡,再原路返回,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默契无声。
6.机场安检就安检,成都人呢?
安检小哥哥还要在背后贴个标语,除了爱情,都要排队。
看到这句话,就算你心头再着急,再想qia位,都被乖乖收服了。
7.别人逛书店就逛书店,成都人呢?
要还带着小孩一起感受纸质书的美。
成都的钟书阁是最美书店之一,好多人去打卡拍照,但是我觉得钟书阁最美的是儿童阅读专区。
小朋友不再吵着玩儿ipad,也不一致猴跳舞跳的了,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下来,安安静静的看点故事书图画书来度过一个周末。
这些是我在生活中留意到的
成都生活中的美学
你呢?
在这座城市生活了这么久
来一起摆一下眼里成都的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