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为为展览题写名称青未了。
李娥(右六)、徐向红(左六)为优秀奖获奖作者代表颁奖。
王红勇副部长(右一)、姬德君副主席(左一)为提名奖获奖作者代表颁奖。
窦玉明(左三)、苗登宇(右一)为获奖作者指导教师代表颁奖。
新华网济南7月20日电(孔凡元)青未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院系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7月14日在山东美术馆开幕一周来,参观者日渐增多,青年学子成为参观的主流人群,此次长达一个半月的优秀作品展,是山东美术馆自主策划的年度常规品牌展评活动,展览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视觉传达、陶艺等八大类238件作品。其展览的数量和参展作品的质量,连日来获业内获评。集合优秀大学毕业生作品的青未了展览,所呈现的正是满满的青春朝气,在山东美术馆刮起了一股青春风。
据了解,本次展览由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山东美术馆、山东省教育厅艺术教育委员会承办。青未了是山东美术馆自主策划的年度常规品牌展评活动,面向全省各高校应届美术专业毕业生开展,以表彰和奖励优秀青年艺术人才,自2014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两届。自2016年5月征稿以来,来自各大高校的优秀美术作品纷至沓来,不到两个月时间,本届青未了共收到472件作品。情未了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毕业作品评定的最高艺术荣誉。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王小晖说,自己有幸参与了这次的作品的评委工作,感受到了这些尚未完全步入社会的毕业生,身上更是带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他们的作品,带着一种年轻人特有的新鲜与生命,他们用手中的颜料和画笔大胆描绘着眼中的世界,迫切地向众人展示自己。学生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作品的质量也在明显提升,真切的感受到热爱艺术的年轻人非常珍惜这个情未了平台。
说到青未了展览举办的缘由,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张桂林说:现在有些年轻人很有创新和思想,但是自己却不知道创新的是否正确,是不是可以得到认可。因此需要有一种评价机制去鼓励他们积极地创新,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创作有很深刻的影响意义。青未了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将活动系统化开展的大学生美术展,山东省教育厅和文化厅两家重要部门强强联合,覆盖全省所有具有美术班的院校,作品经过层层筛选后在中国最好的美术馆里同期展览。从关注度和人数规模上来讲,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
开幕当日,同时揭晓了青未了最高奖项刘大为艺术奖获得者名单。这些大学生笔下的艺术,没有过多的条框限制,敢于想象,敢于创新,能够从自身的经历和感悟出发,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来诠释对于现实的思考和未来的想象。据了解,本届青未了评选活动的开展,相比往届更为规范与严格。30余位省内知名美术专家作为评审团,通过细致、周密的评选环节,确保了此次评选活动公正、权威地进行。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孔新苗表示,本届青未了与以往最大的变化就是建立了评审库,对于评审规则与作品数量都进行了更严格的把关,从而使评选程序得到了极大的规范和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青未了首次将陶艺和视觉传达纳入展评项目,为更多擅长不同领域的美术学子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展览艺委会视觉传达组组长苗登宇看来,很多作品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意识,但是从内涵上来讲,对文化的深入挖掘还缺少一些判断与研究。学生对于本民族一些有特点的事物与文化基因,要进行深入的提取,并赋予它一个现代的艺术表现。
关于此次展览的评选标准,展览艺委会油画组组长、山东艺术学院副书记王力克说:本次评选主要考察大学生对基本功的掌握如何,以及他们对艺术的理解与认识程度。作为年轻的一代,他们作品应该是呈现出正能量的,可以反映主旋律和火热生活的,能够展示出他们对社会整体的感知。
经过专家们反复地讨论、筛选,在初评、终评两轮评选之后,最终有238件作品脱颖而出,其中,60件作品被评为第三届青未了获奖作品,获得角逐刘大为艺术奖的资格。历经一个多月,这些满载着青春正能量的作品,终于得以呈现于大众面前。
山东美术馆馆长柳延春介绍说,作为青未了展览活动的重头戏,刘大为艺术奖的设立,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山东美术馆名誉馆长刘大为作为山东人,更是希望通过这个奖,鼓励、肯定山东的青年学子,为家乡的美术事业增添更多的新鲜血液。
本届刘大为艺术奖获奖作品《父亲的工地》的作者是来自山东艺术学院的一位研究生。谈到此次参展并最终获奖的感受,他说,青未了展览在美术专业的学生间有着极高的关注度,刘大为艺术奖是分量很重的一个奖项,能够给我们大学生极大的支持与鼓舞。而这次获奖,让他可以更加自信地在未来绘画道路上,坚持自我,继续自己的风格。
据介绍,为了鼓励青年学子多创作优秀作品,在2017年的刘大为艺术奖获奖作品将由10件增加至20件,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站在领奖台上。
柳延春在谈到举办青未了的策展目的时表示:山东是美术大省,美术人才众多,但也存在着人才外流严重的情况。为此,我们希望通过举办‘青未了’这类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基础性展览,挖掘有潜力的美术人才,对他们进行培养、发展,打造形成山东省青年美术创作人才队伍,通过‘自我造血’的方式推动该省美术事业发展,加快山东由美术大省向美术强省迈进。(完)
部分获奖作品
李宁 《岁月》 国画
王亚东 《夜巡》 国画
王梦柯 《化境》 国画
王永明 《海之子》 油画
翟壮壮 《父亲的工地》 油画
史亚楠 《午后》 版画
李庆利 《少年·中国说》 雕塑
孙振晓 《戕·拯救》 综合材料
陈爽爽 《生肖狂想》 视觉传达设计
侍传军 《创意瓦猫 》 陶艺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