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逢人只累欷,今虽未是昨真非猜一动物(白首逢人只累欷,今虽未是昨真非打一生肖)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

【典源】《庄子·则阳》:蘧伯玉(蘧瑗,卫国大夫)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尝不始于是之,而卒诎(qū,退)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年非也。《庄子·寓言》谓孔子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始时所是,卒而非之,未知今之所谓是之非五十九年非也。

《淮南子·原道》又谓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五十九年非或四十九年非,疑只蘧伯玉事,据《论语·宪问》: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蘧瑗是一位善于改过,求进甚急的人。后人多言蘧伯玉事。

【释义】蘧伯玉五十岁或六十岁时就有五十或六十次变化,因为感到自己四十九年或五十九年来的所作所为不正确。后遂用蘧瑗知非、五十九年非、四十九年非、今是昨非、昨非今是、觉非、知非等表示不断改过,重新做起,多含过往不堪回首的意思;亦用指年岁。

【蘧瑗知非】苏轼《次韵曹九章见赠》:蘧瑗知非我所师,流年已似手中蓍。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呜呼,余自少陆机作赋之二年,至过蘧瑗知非之两岁,三十四年之间,忧患得失,何其多也。

【五十九年非】辛弃疾《哨遍·用前韵》词:试回头五十九年非,似梦里欢娱觉来悲。

【四十九年非】骆宾王《帝京篇》:且论三万六千是,宁知四十九年非。段成己《望月婆罗门引》词:事无我违,觉四十九年非,便好忙开蒋径,细和陶诗。刘献廷《幽居》诗之二:己分奇怀与世违,谁知四十九年非。程先贞《己未元日》诗:寄语良朋能惠我,愿闻四十九年非。

【今是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陆游《累日文符沓至怅然有感》诗之二:白首逢人只累欷,今虽未是昨真非。

【昨非今是】元好问《和仁卿演太白诗意二首》之二:四十九年堪一笑,昨非今是可怜生。

【觉非】刘商《春日卧病》诗:今日方知命,前身自觉非。

【知非】司空图《光启三年人日逢鹿》诗:知非今又过,蘧瑗最怜渠。又《乙巳岁愚春秋四十九辞疾拜章将免左掖重阳独登上方》诗:雪鬓不禁镊,知非又此年。

未完待续……

大家都在看

全本《周易全解》整理汇总

全本《文言基础知识》整理汇总

中华饮食文化——《饮食的那些事》全本整理汇总

全本《民国名家随笔散文》整理汇总

本号是一个传播优秀文学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阅读是一件重要的小事,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转载注明出处:橘子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