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 ashes of time
最近,美国军方高级将领进行了一次大幅轮换。就本工作室近期关注的几十名印太战区将领而言,最重要的人事变动是:印太战区空军司令布朗升任空军参谋长。要知道,美国空军参谋长是空军最大的头儿,相当于中国的空军司令。对一个黑人来说,能混到这一步,不容易。
下面是中国空军司令员丁来杭上将与美国空军参谋长布朗上将的一些比较(本工作室独家整理):
下面,进一步详细了解布朗其人以及和他密切相关的几个美军上将。
一、布朗凭什么当空军参谋长?
其一,高升前任要职
美国空军在海外只有两个一级司令部,其中一个就是印太战区空军司令部(另一个是驻欧洲空军司令部),而布朗正是印太空军的头儿。
美苏冷战时代,驻欧美军地位最高,该战区美军将领提升的可能性最大。但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从现在开始,美国军官想要升职,恐怕要想方设法多在印太战区镀镀金混混履历了。
君不见,美国刚刚撤走驻德国的美军。这些美军撤出欧洲后,会部署到哪儿?
预计会挪窝到印太战区,加强该战区实力,其指向不言而喻。
其二,个人能力强
他的履历丰富过硬。早年是F-16战机教练,至今飞行时间约2900小时;后来当过空军参谋长助手,在空军总部当过办公室主任;还在中央司令部干过二把手,甚至还在国防分析研究所当过研究员。这样的经历,可谓完整丰富。按照空军总部二把手、副参谋长威尔逊的说法,布朗是空战设计师。
布朗的性格特点与行事风格也非常符合美军现实需要。他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在众多将领中尤为突出。从以下两个细节,可管窥一斑:
其一,不折腾。布朗履新印太战区空军司令后,不玩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延续并执行上任制定的战略。
一般来说,新任官员为突出自己的政绩,常常另起炉灶,废弃前任的政策,新建自己的措施。前任印太空军司令肖奥内西上将已经为太平洋空军制定来了既定战略,布朗于2018年接任后,没有弃之不用,而是签署执行。
这样的官员,不多。
其二,反感形式主义,重视末端落实
布朗就任印太战区空军司令4个月后表示,印太战区空军的计划很漂亮,但不能是显示在幻灯片上那种漂亮:不能总停留在幻灯片上,必须为该计划装上牙齿。
二、中国的一个劲敌
布朗虽然离开了印太战区,但对中国的威胁却不减反增。
一方面,他手里的资源更多了。
现在,布朗已经是美国空军的一把手,可以统筹更多空军力量对付中国。之前,他手里只有一张牌——印太战区空军;现在他有多张牌——所有空军,可选择的组合方案更多了。
另一方面,布朗对印太战区非常熟悉。
布朗就任空军参谋长之前,在印太战区担任空军司令,这只是他三赴印太中的一次。其他两次是:第一次,1987-1988年派驻韩国,在第35战术战机中队担任F-16型机飞行员,任期一年;第二次,2007-2008年派驻韩国,任第8战斗机联队指挥官,任期一年。
布朗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中国的敌意,认为中国是美国首要的战略对手。2019年4月,他以印太空军司令的身份,在美国国务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中国位列我关注名单的首位。7月,他在一个研讨会上再次表示:中国是美太平洋空军的首要重点,在谈及大国竞争时,中国是我们的首要重点,但是我也关注俄罗斯。我确实看到中俄并肩作战的可能性。
布朗预测中美可能发生冲突的地方主要有两处:一是南海,二是东海。他认为,南海有可能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美军要为此做好装备和训练等方面的准备。东海台湾问题也是布朗关注的重点,他专门会见过台湾的空军参谋长。
关于中美大国竞争,布朗担心两个问题:
第一,如果有事,印太战区的美国空军可能遭到中国军队的打击。
对此,他有什么办法呢?
不断变换美国空军的部署位置,测试中方是否能够进行跟踪监视。
第二,如果有事,美国太空能力可能遭到攻击(物理的或网络的),通讯联络受到影响,决策过程可能被延缓,导致贻误战机。
对此,他又有啥对策呢?
加强网络防御能力,增加带宽。
布朗这么厉害,对中国还这么敌对和强硬,咋办?
别慌,布朗也有软肋。他的不足之处在于——很少参加海外军事行动。也就是说,他长于战略和理论,短于战术和实战。
三、中国的一群劲敌
布朗很强,其前任空军参谋长前任和继任印太空军司令肯尼斯·威尔斯巴赫也很强。换句话说,美国不是哪一个将军独强,而是整个群体都出色。
先来看布朗的继任、新任印太空军司令肯尼斯·威尔斯巴赫。他现在虽然是布朗的下级,但其实比布朗厉害,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飞行时间更长。布朗飞行时间2900个小时,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但在威尔斯巴赫面前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后者飞行时间5000个小时!而且,布朗的履历中没有介绍他飞过哪些机型,而威尔斯巴赫则飞过驾驶过F-15C、MC-12、F-22A等多型战机,参加过71次战斗任务!
2.学历教育更强。布朗是安博瑞德航空航天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而威尔斯巴赫则是三硕士,分别从安博瑞德航空航天大学拿到航空科学硕士学位、从海军指挥与参谋学院拿到国家安全与战略研究硕士学位、从国防大学武装部队工业学院拿到国家安全战略硕士学位。什么是学霸?这就是学霸。
3.获得荣誉更多。布朗的履历显示,他只获得过3个荣誉勋章——国防部杰出服役勋章、功绩勋章、铜星勋章。威尔斯巴赫则获得过10个荣誉勋章,分别是国防部杰出服役勋章、国防部优秀服役勋章、功绩勋章、铜星勋章、国防部功勋服役勋章、功勋服役勋章、航空勋章、航空成就勋章、空军嘉奖勋章、空军成就勋章。太残暴了,简直碾压布朗。
既然威尔斯巴赫比布朗更优秀,咋没布朗混得好呢?
其实,威尔斯巴赫曾比布朗更有前途。两人调准将、少将和中将都是同一年同一批,威尔斯巴赫的优势在于年龄——他比布朗小3岁。
两人拉开差距的分水岭是2011年,布朗遇到了一个贵人——古德费恩。2011年5月,布朗在中央司令部作战部任副部长,8月古德费恩担任中央总部空军司令,两人是同事,因为工作关系成为熟人,建立了不错的私交。古德费恩很欣赏布朗,推荐布朗担任提拔其担任自己的副手、中央总部空军副司令。布朗与古德费恩当了两年的同事,后期更是成为上下级。
后来,古德费恩先后担任空军副参谋长和参谋长,布朗跟着沾光,在欧洲战区总部镀金后,又先后到中央战区担任空军司令和总部副司令,到印太战区担任空军司令。古德费恩退休前,更是推荐其接任空军参谋长。最重要的三个战区都待过了,战区级军种主官也干过了,升任空军参谋长便顺理成章。
以前,威尔斯巴赫和布朗职务和军衔相当,拥有年轻3岁的优势。现在,威尔斯巴赫成为布朗的下级,印太空军司令。很显然,威尔斯巴赫吃亏在关系不过硬。从履历看,尽管威尔斯巴赫更优秀,但有一个致命伤——在空军总部的任职经历是空白。要知道,那儿是培育军政两界人脉关系的大好舞台。到了将军级别,能力当然重要,但关系和人脉也十分重要。有人在华盛顿的五角大楼和白宫,在空军参谋长、国防部长和总统面前美言几句,是相当重要的。
最后,再来说说古德费恩。
古德费恩
首先,他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在科索沃战争中,古德费恩驾驶的飞机被击落,被迫跳伞,处境十分危险。他很走运,战友们冒着枪林弹雨将其拽上飞机救出险境。此后几十年,古德费恩对救命恩人们非常感激,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其中一个叫库比克的美军表示:当我遇到困难时,他总是在我身边。他把我从监狱里保释了出来,还帮我在一家医院安顿下来。我曾入狱9次,住院14次。直到最后他参与进来,一切才停止。对此,古德费恩表示:在我有难时,他们挺身而出;我肯定也不会放弃他们。
值得注意的是,古德费恩不仅仅对救命恩人好,对自己麾下的其他士兵也很关心。只要有手下士兵阵亡,他都会做两件事:一是把他们的名字记在小本子上,二是每年阵亡将士纪念日(Memorial Day,是美国大多数州都要纪念的节日,时间原为5月30日,1971年以后,为保证联邦雇员都能享有这一休息日,许多州将它改在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都会独自去阿灵顿国家公墓为其扫墓。更值得称赞的是,他一直是悄悄做这些事情。直到2018年,在扫墓时被一名空军士兵认出,此事才为人所知。
俗话说慈不掌兵,古德费恩能够咋做到空军的头儿,当然不是靠人情味,主要是靠本事。与布朗和威尔斯巴赫的地方大学国防生身份相比,古德费恩出身更为正宗——毕业于空军军官学院,拿到过MBA。从履历看,无论飞行时间、所获荣誉还是战斗经验,他都介于布朗和威尔斯巴赫之间,强于布朗,弱于威尔斯巴赫。
话说,布朗取代古德费恩担任空军参谋长,那么古德费恩去哪儿呢?
在军队系统,他只能去一个地方——参联会主席。本来他是有机会的,美国前国防部长马蒂斯曾于2018年推荐其担任该职,但最后是陆军的头儿米利竞争到了参联会主席的位子。没办法,到了这个级别主要得拼关系,特朗普身边的人认为米利更适合与总统搭班子。
上面关于布朗、威尔斯巴赫、古德费恩的信息只是蜻蜓点水,关于这3名将领以及印太战区空军其他15名将领的详细情报信息,可见本工作室出品的《印太战区现役美军将领情报资料之三:空军将领》(18人)。
其中,有些空军将领非常值得关注,比如印总部作战部副部长、空军准将(已提名晋升少将)凯斯·坎宁安。学历上,他是学霸中的学霸。前面说到,威尔斯巴赫是3硕士,已经不错了,而坎宁安更过分,集3硕士+1博士于一身;飞行时间上,这名准将的记录是3200个小时,已经超过自己的领导、刚刚晋升空军参谋长的布朗(上将2900个小时);能力上,领导过空军最大的海外作战联队——第18联队司令,一上任就率部获得2017-2018空军杰出部队奖-年度杰出作战联队,领导能力十分突出。对他来说,印太总部作战部只是过渡,预计他下一步还会去空军总部任职。总之,此人在军中前途不可限量,值得重点关注。
《印太战区现役美军将领情报资料之三:空军将领》是继《印太战区现役美军将领情报资料之一:陆军将领》(18人)和《印太战区现役美军将领情报资料之二:海军将领》(13人,拟增补5人)之后推出的第三个系列。
下一步,本工作室还将推出该套资料的第四个系列《印太战区现役美军将领情报资料之四:海军陆战队、联合司令部、联合特遣部队将领》(10人)。
《印太战区现役美军将领情报资料》预计收录64名将领,全套资料约600多页,20余万字,有以下5个特点:
No.1
价值大
这套情报资料的价值在于,不只是履历,而是包括政策观点(包括对华态度)、强项优势、主要弱点等7个部分的内容;
No.2
原创性
这不是普通的翻译资料,而有对很多信息的加工,特别是分析和判断,这是很多机构没做过也难以做到的。
No.3
独家性
这不是一般出版物,也不是简单的翻译,不会有第二家智库做过一模一样的成果,具有独家性。
No.4
出量小
我们会控制这套资料的流传范围,量不大,一般只给真正有需要用得上的单位。
No.5
成本高
工作室既没有课题经费,也没有外来投资,是自费为之,历时约一年,时间精力智力成本比较高。
对该套资料有兴趣想进一步交流的单位,请联系本文底部工作室Hunter二维码咨询详情。
许述工作室创始人简介
许述,四川宜宾人,军事学博士,曾在《书屋》等媒体发表文章70余篇,接受过凤凰卫视等媒体采访,受邀到华为等演讲十余次,出版专著《这才是美军》,出版一年5次加印,在京东新书热卖榜常居TOP3,登上三联书店畅销书排行榜,进入美国纽约公立图书馆和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
最新出版《兵道》一书(乔良和余戈两位老师作序推荐,王洪光中将和杨国强大校,姜鸣、江晓原、杨浪等名家封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