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曾经决定性的战役,
陈官庄烈士陵园的全称应该是淮河战役陈官庄烈士陵园。是1963年为了缅怀和纪念在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中牺牲的烈士们而修建的陵园。
拍摄于永城陈官庄 拍摄者真主雄鹰
1948年11月30日,淮海战役后期,杜聿明帅所部3个军团及家属、青年学生自江苏省徐州地区沿徐永公路向河南省永城地区逃窜。而我军出动多个部队乘胜追击,意图将顽敌全歼,经过数天的猛烈追击,终于在1948年12月4日拂晓前,人民解放军终于将杜聿明部包围于以陈官庄为中心的南北只有5000米、东西不过一万米的狭小区域内。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15个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两个独立旅向被围敌军发起总攻,至10日下午,全歼国民党军第二、第十三兵团共26万余人,杜聿明被俘,淮海战役至此全面结束。
二、如今无人无津的烈士陵园
因为我本身就是一名红色景点爱好者,只要是看到红色景点就一定要进去逛逛,而且我家距离陈官庄烈士陵园仅150多公里,因此每年总会抽时间自驾到这里参观、祭拜一番。陈官庄烈士陵园并不是很大,占地面积约有200多亩。过了大门,首先看到的是纪念碑一通。纪念碑高25米,碑上雕刻着周恩来总理手书的淮海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顶还镶嵌着五星、步枪,并有绸带做装饰。
拍摄于永城陈官庄 拍摄者真主雄鹰
离开石碑继续往前走是一组青铜雕,青铜雕的主角是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栗裕等领导人,他们谈笑风生,颇为生动形象。青铜雕后面是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纪念馆,馆名由迟浩田将军题写。据说共有四层,一层地下,三层地上,馆内有一个布置1440平方米大型油画和900平方米的地面塑型的景画馆;二三层展厅内陈列了830余幅历史照片和图片、140余件文物、20组场景、50幅油画国画、80个雕像蜡像陶塑等。
拍摄于永城陈官庄 拍摄者真主雄鹰
往后走就是烈士公墓,烈士公墓包括标志碑、烈士遗骨地宫、烈士名录石刻墙和烈士雕塑四个部分。当走进公墓,望着那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坟墓及石壁上密密麻麻的牺牲战士姓名,真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据了解,坟墓中埋葬了1691位烈士,而石壁上也雕刻了华东野战军纵队、支前民工在内的7291名烈士的名讳。但整个淮海战役中牺牲的我军战士何止一万?幸福果真是来之不易的,若是没有这些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何来今日的幸福呢。
拍摄于永城陈官庄 拍摄者真主雄鹰
三、我想,理想是不朽的
公墓的最后面还有一行碑廊,碑廊里充斥着大量的浮雕,浮雕表现的都是先烈们大无畏的精神,即革命必胜之决心。期间还发现了一位日本烈士坂本寅吉。他工人家庭出身,一个哥哥是日本共产党党员。少年时曾随父来上海读中学,未毕业就回国。当过鞋厂工人,富有正义感,是日本反战同盟会会员。后来被强征参加侵略中国的战争,在炮兵部队服役,但随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鲁中,与另一日本战友宫本说服日本侵略军一个旅缴械投降。1948年,任华东野战军一纵队一师炮兵教官,随后参加中国解放战争,在淮海战役中壮烈牺牲。
拍摄于永城陈官庄 拍摄者真主雄鹰
行走在烈士陵园内,突然想到去年陪同一位朋友游览徐州的淮海战役纪念馆,在游览过后,他有感而发:史海钩沉,太过沉重。确实,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无数的仁人志士和爱国英雄,他们怀着精忠报国的理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为人们创建新中国的伟大战斗中去,这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与珍惜的。人活着,不能只关注于眼下的物质生活,精神层次的建设更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在新中国,绝不能忘记那些怀着奉献主义精神而战斗的人们。以后,我将继续推广红色景点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谢谢阅读。
拍摄于永城陈官庄 拍摄者真主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