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什么意思(剑号巨阙古诗)

万献初 郭帅华

【原文】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译文】最著名的宝剑名叫巨阙,最宝贵的明珠号为夜光。

【释义】

这两句话是讲古代的两件奇珍,一是巨阙剑,二是夜光珠。巨阙剑是古代名剑之一。相传为春秋战国之交的铸剑大师区冶子受越王勾践的父亲越王允常之命所铸的宝剑。阙通缺,意为残缺。宋沈括《梦溪笔谈·器用》:剑之钢者,刃多毁缺,巨阙是也,故不可纯用剂钢。但此剑坚硬无比,号天下至尊,其他宝剑不敢与之争锋。《越绝书》记载,欧冶子一共铸造了五把宝剑,三把长剑,两把短剑。因为剑是杀人的利器,三长两短的成语当出于此,后世用作为意外灾祸之称。五把宝剑排名依次为湛卢、纯钧、巨阙、胜邪(又名盘郢和毫曹)、鱼肠。五剑各有特色:湛卢毫无杀气,剑身无锋,却有其浩然剑气,称为钝剑;纯钧则是最好的佩剑;巨阙的特点是巨剑;胜邪每铸一寸,邪长三分,故只铸半截,就已邪气凛然,成为残剑;鱼肠剑是一柄短剑,刺客专诸用来刺杀吴王僚,因吴王僚爱吃鱼,专诸就假扮厨师,把短剑藏于鱼肚子里,在献鱼之时趁机刺杀了僚王,因为短剑藏于鱼肚,故名鱼肠剑。此外,承影剑、纯钧剑、鱼肠剑、泰阿剑、湛泸剑、龙渊剑、工布剑,与巨阙剑合称为八荒名剑。

古人对珍珠十分重视,认为珍珠能避火,可以给人们带来吉祥,金银珠宝合称,说明珍珠跟金银、玉石一样,都是古代的珍宝。古代最著名的珍珠是夜光珠,但历史上没有详细记载,记载详细的是随侯珠。《搜神记》载,春秋时随国有断蛇丘,随侯出行,见大蛇被打成两断,觉得此蛇有些灵异,便命随行者用药救治,蛇就立即爬行了。因此就命此处为断蛇丘。一年以后,蛇衔明珠来报答随侯。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随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淮南子》载有蛤蟹含珠,与月盛衰的故事。蛤蚌育珠,月圆之夜,皓月高悬,海面风平浪静。这时,蛤蚌的壳就会打开,对着月亮,开合收放,以吸收月华之光,久而久之,贝壳里面的珠就会慢慢地养大,成为珍贵的月光宝珠。

转载注明出处:橘子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