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型人比夜行人更优秀吗?
人们的工作效率会受到时间段的影响吗?
某社区展开了一系列的争论,其中
早晨型人说:
① 一天中早上7点左右人的精力最旺盛,适合处理困难的工作,或学习外语,而夜晚型人还在睡觉。
② 早起的人有较强的自制力和安全感,性格上也较为积极,即使有不愉快之事,也不过是一时之间的情绪低沉,休息一晚便能全然抛到脑后。
而夜晚型人性格上较为消极,一有不愉快的事,便会一直情绪低沉。
③ 晨型人不懒床,早晨有充足的时间学习;上班不用挤公交地铁;也不会争分夺秒地在迟到前一分钟赶到公司。
…
夜晚型人说:
① 夜晚型人虽在白天精力稍差些,但一到晚上便精力充沛,可以高效地做自己喜欢的事。
② 现代都市的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夜生活,而晨型人一到晚上就开始犯困,很难享受到夜间和一群朋友狂欢。
…
相信你也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其实,很多事物并没有对错的结论。抛开其他因素,以自身利弊去看待一件事,会得到一个适应自己的答案。
下面就从好觉君的视角去探讨这个话题。
1)首先从睡眠质量开始
前一晚没睡好,第二天自然会状态不佳,影响工作效率,这是无可争议的。
白天工作了一天,到了晚上就要睡觉,天亮起来活动后自然就没了睡意。这种白天活动、晚上睡觉的转换由体内生物钟所控制。
清晨,生物钟将映入眼帘中的光线作为早晨到来的一种信号。从感受到太阳光后,经过14~16个小时,生物钟便会传送消息到大脑的松果体,下达命令分泌褪黑激素。
这种激素分泌1~2两个小时后就会自然地产生睡意。
褪黑激素在晚上8点左右开始分泌,随后逐渐上升,11点后迅速升高,凌晨2~3点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直至早上8点褪黑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降到最低。
再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
人体内肾上腺素是精力的根本。然而,肾上腺素这种荷尔蒙从天亮时起逐渐分泌,通常在早上7点左右达到高峰。
凌晨0点至3点的分泌量只有早晨7点左右高峰时期的三分之一。
所以,困难的工作应该在早晨7点左右处理。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段,第二选择为上午11点前后,或者下午3点前后这段时间。
因此,早晨型人的作息方式更适合24小时昼夜节律。
2)其次是工作类型
早晨型人适合做早晨型人的工作,如晨间主播;夜晚型人也应做适合他们的工作,如需值夜班的护士。
如果让早晨型人去做夜晚型的工作,去过夜晚型的生活,不仅会导致效率低下,还会出现身体上的不适。
同理,夜行人也一样。
所以,只要做适合自己的工作,自然效率会更高。
3)最后是睡眠类型
人体生物钟受遗传、工作、生活方式的影响而调节,所以每个人的睡眠时间都不同,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作息类型。
早睡早起型
这类人通常晚上22点左右入睡,早上05点左右起床,此类作息习惯更接近于昼夜节律。
晚睡早起型
这类人通常深夜24点以后上床睡觉,早上6点左右起床。晚上一般很容易入睡,睡的也很熟,但早上睡眠变浅。白天的精力不如晚上,大多在夜间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
晚睡晚起型
这类人通常夜里24点之后睡觉,早上9点以后起床。晚上常常会伴随入睡困难,早上醒后有睡眠不足的感觉,整个上午都昏昏沉沉的,下午会稍好些。
已经习惯了的作息时间,就不要随意改变。睡眠时间就好比找女朋友、工作一样,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自己的。
总结;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现代社会,早晨型人的优势明显会多一些,若你是因为自身的误解或不规律的生活而成为夜晚型人。
建议你尽早调节作息时间,成为早起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