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了一个提问:
为什么医生说助听器越戴越聋,有些人说助听器越戴越好?
第一反应这医生是莆田的吧,但仔细一想,每个人说的话,其实都离不开个人经验和语境。如果是以下这3种情况,那么可能冤枉了题中的医生。
患者拿着盒式助听器或者模拟机咨询
助听器只是一个统称。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助听器可以分为盒式助听器、模拟助听器及数字助听器。
盒式助听器
模拟助听器
数字助听器
盒式助听器和模拟助听器一般会把所有收集到的声音1:1的全部放大,然后直接传到人耳内。
非专业的人,可能觉得听不见了,把声音放大没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声音分布在不同频率,当出现听力问题时,不同频率的听力损失程度不同。
比如下图是一位听损朋友的听力图,上面的每个点都代表对应频率的听力损失,可以看到不同频率的听力(竖坐标)从10分贝到70分贝,差异很大。
听力图
如果这时一股脑的把所有收到的声音都放大,就会让原本损失程度低甚至正常的频率听力受到大声的损伤,人也就越戴越聋了。
这时候任何一个有良心的医生,都会和你说,这类助听器不能戴,戴久了有越戴越聋风险。
患者没验配,随意买了个数字助听器,还感觉助听器声音大、吵。
很多人买助听器就像买手机等电子产品一样,看看价格、品牌、参数就购买了。
但助听器作为一种医疗器械,某种意义上算是一个半成品。现在能够真正为听损朋友解决听力损失的助听器,都是数字助听器。
这类助听器需要验配师根据听力情况对症调试,才能有合适的效果。而且如果助听器声音大和吵,就可能存在功率过大、增益过高等问题,容易损伤残余听力。
某品牌20通道助听器的软件调试界面
医生很多年没有关注助听器发展
最近20多年,助听器飞速发展,迅速从盒式机、模拟机,过渡到了使用芯片的数字式助听器,其中的差距就像我们从按键机换到智能机。如果这位医生不是耳鼻喉科的,又没有关注助听器发展,那么可能确实不太了解。
我的客户朋友中,很多是三甲医院退休的老医生。他们对于自己专业的疾病非常了解,但对于助听器却知之甚少。很多都是咨询了同事后,来找我验配的。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冷知识:虽然助听器是二类医疗器械,但医院并不能直接提供助听器验配服务。
再说说那些觉得助听器越戴越好的人,这些人至少做对了以下3点:
一、找了专业的验配中心
助听器是三分机器,七分验配。专业的验配中心会提供专业耳朵检查设备,比如能够隔绝外界声音的测听室、专业检测听力的听力计、进行真耳分析的仪器,以及具备专业水平的验配师、比较完善的服务流程,定期的听力情况跟进等。
如果是儿童,还会有行为测听室等针对儿童的软硬件设施。
测听室
二、本人亲自去和验配师沟通调试
世界上没有两双一样的耳朵,所以一方面需要给本人测试听力;另一方面,一款助听器不同的人试戴会有不同的感受,每个人偏好的音质,适合的耳塞、喜欢的外形都不同,只有通过本人的反馈不断调试,才能越戴越好。
三、坚持佩戴
不管是哪一种助听器,最初佩戴都可能会有不习惯的地方,比如觉得耳朵里有东西,声音听起来不习惯等,这些需要使用者坚持适应一段时间后,才会消失。
最后,听别人万句不如自己一试。现在助听器验配中心非常多,是骡子是马一试自知,若是不知道该去哪里验配,可以私信、评论留言咨询。
我是听力师张艳艳,在听力康复指导和助听器验配领域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助听器知识,哪里有靠谱的听力机构和验配师,都欢迎在留言区或者私信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