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大雪节气不下雪来年是干旱年吗

头条创作挑战赛

导读:天气预报:今天大雪节气,这天是晴天好,还是下雨(雪)好?有啥预兆?农谚咋说。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已是公历12月7号,农历11月14日,一眨眼,2022年又走到了最后一个月 ,明天将迎来大雪节气。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俗话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大雪过后滴水结冰,河水也将封冻,意味着进入大雪,天气将会变得更加冷起来,

大雪与天气大雪意义不同,大雪节气并不意味着下大雪,这点大家应知晓。人常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可见,大雪过后天气将变得越来越冷了,北方的地区不仅大地封冻,而且流动的河水也将逐渐结冰封冻,在民间,人们认为大雪节气除了气温降低,大雪节气的雨雪多少对随后天气的冷暖和旱涝天气走势影响很大,那么这天且晴天好还是下雪(雨)好?有啥预兆?下面我们在一起看看老祖宗是怎么说的。

老人常说: 大雪不下雪,粮食坚如铁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就是老人根据大雪节气当天的天气情况对随后天气冷暖走向预测的一句农谚,是老人的经验总结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其寓意呢

大雪不下雪,粮食坚如铁。

这句俗语按字面意思可引申理解为,如果大雪节气这天没有下雪晴空万里的话,那是不好的预兆,来年年景不好,预示随后会出现干旱,雨雪偏少的天气,冬天由于持续干旱,不见下雪,气候干燥,整日暖烘烘不太冷,人常说"该热不热,该冷不冷,不成年景"可见,冬天不冷是不好的现象。

虽然,冬天不冷对人来说不受冻是好事,而对越冬农作物的安全过冬却非常不利,因天气不冷会出现旺长和病虫害的滋生和繁殖,造成来年夏粮作物的减产欠收,庄稼没有收成,来年是一个灾荒之年。

在古代农耕时代,只靠种粮来维持生活的农民来说,粮食减产没有收成,意味着挨饿受困,为了养家糊口,他们不得不购买口粮,这样一来由于粮食减产粮源少,二来又因缺粮购买粮的人多,市场上的粮价也自然会既高又坚硬如铁不降,这也从侧面说明庄稼因减产造成粮食短缺严重。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如果大雪节气这天出现下雪(雨)又有什么预兆,对随后的天气有何影响?

大雪下雪,来年春天雨不缺(皖)

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如果大雪节气这天下(雨)雪的话,那是好的预兆,来年春天会雨水充沛,下雨频繁。

人常说"春雨贵如油"可见春天雨水多,对农作物的健壮生长非常有利,预示来年夏粮会增产丰收,是一个丰收之年。

具体来说,前一句大雪下雪中的大雪是指大雪节气,不过,大雪名称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气候变化,寒流活跃气温下降、降水增多,并不是表示这个节气期间下很大的雪。但是大雪节气之后,天气会越来越冷,下雪的可能性大增。其中下雪是指出现雨雪天气。

后一句来年春天雨不缺是用衬托的手法,寓意来年春天雨水比较充足的意思。

综述:由以上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农谚俗语可知,如果大雪节气天晴不见下雨(雪)的话,那是不好的预兆,预示来年庄稼会减产欠收,此年景不好,是一个灾荒之年;相反,大雪节气恰逢下(雨)雪的话,是好的预兆,来年是一个丰收之年。

那么明年年景好不好呢?

中央气象台预计明天大雪节气(12月7日):

新疆阿勒泰和南疆西部山区、西藏东南部、内蒙古西北部和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雪。西南地区东南部、江淮西部、江南东部、台湾岛、海南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雨,局地中雨。西藏北部、辽东半岛、河北北部、山东半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4~6级风。

这样看来,由上面的气象信息里可以看出,今天大雪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是空旷晴朗无雨(雪)天气,雨雪都比较稀少,只有北方小部分地区出现小雪天气,南方降雨范围将进一步缩少。由以上农谚预测可知,今年冬天可能是一个暖冬!来年庄稼会减产。

转载注明出处:橘子网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